[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大口径折叠天线高精度全自动展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8970.3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5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同;卢铭;黄震;陶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08 | 分类号: | H01Q1/08;H01Q1/12;H01Q3/06;H01Q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口径 折叠 天线 高精度 全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天线技术领域,主要涉及车载天线展收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车载天线是以载车平台为安装基础的移动天线系统,与固定站天线相比具有机动高,可迅速灵活转移,可根据需要在不同地点进行工作,战场生存率高,不需要进行基地建设等特点。但是,对于车载6米的大口径天线而言,由于天线口径较大,天线反射体拆装运输不方便,严重制约着其在移动载体上的应用。大口径天线只有具备自动折叠功能,能够快速展开、收藏,才具备高机动性能,否则会大大影响天线的使用范围和效果。
天线反射面精度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电性能的好坏,因此要求有较高的反射面精度。对于大口径车载天线,由于天线的尺寸过大,在运输时,需要将天线拆分成若干块;在工作时,则将天线重新组装。由于对反射面天线进行了分块,再加上大口径折叠反射面天线具有形状复杂、结构刚度不足等特点,人工架设或者半自动架设不仅影响车载雷达的高机动性,同时也难以保证反射面天线的型面精度,进而直接影响天线的探测能力和精度。
近年国内的天线在机动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与国外的天线产品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国内某所设计的7米大口径自动折叠天线,实现了天线的自动俯仰、展开折叠与锁固,天线的重复面精度(均方根值)达到1.5mm,自动架设/撤收时间为15min/2人。江苏某所研制的大型抛物面折叠天线,背架采用“井”字形筋板以提高天线分块的刚度和强度。天线主面边块的折叠机构采用液压回转缸和收藏缸,通过液压回转缸和收藏缸配合带动齿条、齿轮转动,实现边块的快速自动展开/折叠,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安徽某所设计的自动折叠天线,把天线分割成相互独立而又连接的上、下2个面,天线的重复面精度(均方根值)可达0.7mm。通过使用液压回转缸以及齿轮传动的方式,初步实现了天线的自动展收/折叠功能,提高了天线的机动性,但是天线在架设时还需要人工辅助完成。
本发明为解决车载大口径折叠天线高精度全自动展收问题,与国内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折叠天线在机动性和定位精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改善。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反射面天线结构,采用全自动,高可靠性的全自动展收系统,既保证了天线的定位精度和刚度,减轻了天线的总重量,又提高了天线的架设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车载大口径雷达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载大口径折叠天线高精度全自动展收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车载大口径折叠天线高精度全自动展收系统包括天线座21,天线反射面,液压执行器,俯仰电动缸18,馈源支撑架和伺服传动控制,其中,所述天线反射面分为5块,包括中块3、左边块A(2)和右边块A(4)、左边块B(1)和右边块B(5);反射面上布置密集的角铝作为型面成型筋条,各边块的背架采用薄壳梁结构拼焊而成;中块3、俯仰电动缸18和天线座21之间通过铰链方式连接,俯仰电动缸18做伸缩运动可使中块3绕转轴20做俯仰转动;所述各边块之间采用支耳7+转轴10+定位块9+锁销6的连接方式,液压执行器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液压缸8和液压摆线马达12,其中液压缸8两端通过铰链方式分别连接到中块3和左边块A、右边块A的背架上,液压摆线马达12与减速机13相连,被固定在左边块A、右边块A外侧的背架上,减速机13转轴与左边块B、右边块B的背架连接,左边块A、右边块A和左边块B、右边块B均可绕各自的支耳和转轴做一维转动;定位块9采用“V”型结构,成对固定在中块3与左边块A、右边块A,左边块A、右边块A与左边块B、右边块B上;各边块之间设有两个不同轴的锁销6,对应的锁定缸11被固定在中块3两侧和左边块A、右边块A外侧,可分别推动相应的锁销对左边块A、右边块A和左边块B、右边块B进行锁定;所述馈源支撑架与天线反射面之间采用转轴20+定位块15的连接方式,馈源支撑架通过转轴孔14与天线反射面连接,利用自身重力产生的预紧力进行定位;伺服传动控制通过安装在天线上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控制天线展开/折叠过程中各个液压执行器的联合动作,并使液压执行器在定位时输出恒定的预紧力,保证天线的定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8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安装感知装置的安装组件
- 下一篇:一种路由器天线的新型转轴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