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生播种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8886.1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2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得;张国栋;王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智信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A01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播种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生播种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农户自耕的播种方式需要蹲下,用小铲子挖坑,放入花生种子后再埋土。需要反复下蹲,对体力消耗大。特别对于年纪大或者腰椎不好的农民来说,传统的播种方式劳动强度太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花生播种工具,该花生播种工具结构简单的同时还能克服传统的花生播种方式需要反复下蹲,造成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播种工具,其结构包括固定杆、支撑杆和握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固定杆与握杆之间,且固定杆、支撑杆和握杆形成工字状结构,所述固定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播种组件,所述播种组件包括多个插锥和紧固螺栓,所述插锥等间距的插设在固定杆上,并通过设有的紧固螺栓锁合在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插锥插设的卡孔,所述支撑杆为由杆一、杆二构成的可伸缩状结构,所述杆一与杆二通过设有的螺栓相固定连接,所述杆一的竖直方向上分布用来固定螺栓的若干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支撑杆和握杆都为空心的管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由底板、顶板和前后侧板以及左右封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卡孔等间距的开设在固定杆的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侧板上还设置有若干供紧固螺栓固定的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锥由圆柱体和圆锥体组成,所述圆锥体设于圆柱体的尾部。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体竖直插设在固定杆的内部,并与固定杆通过紧固螺栓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握杆上还设有防滑纹路。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生播种工具,通过采用由固定杆、支撑杆和握杆以及播种组件,使得农民只要站着就可以为种子的放置位置进行打洞,而不需要反复下蹲用小铲子挖坑,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生播种工具,通过采用由杆一、杆二构成的支撑杆,使得该播种工具可以根据个体身高的差异对支撑杆的高度进行调整,便于使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花生播种工具,通过采用由插锥和紧固螺栓等构成的播种组件,且固定杆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插锥插设的卡孔,使得该播种工具可以根据实际地方的需要调整插锥与插锥间的距离,从而来改变花生种子与花生种子之间的间隔,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生播种工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生播种工具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生播种工具的底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生播种工具的前后侧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花生播种工具的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 11.底板 12.顶板 13.前后侧板 14.左右封板 2.支撑杆 21.杆一 22.杆二 23.螺栓 3.握杆 41.插锥 41a.圆柱体 41a.圆锥体 42.紧固螺栓 5.卡孔 6.通孔 7.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智信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智信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8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茶叶高效种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均匀撒种的农业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