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38554.3 | 申请日: | 2016-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原顺法;于玲;孟凡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24 | 分类号: | B60K17/24;B60K1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6 | 代理人: | 石辉 |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轴 中间 支承 结构 具有 总成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传动轴主要用于从变速箱到驱动轮端传递动力,同时传动轴万向节结构允许输入端和输出端存在一定范围的角度调整,是汽车上不可缺少的零部件。而对于重型卡车的传动轴一般较长,此时为了合理分配极限转速,需要在传动轴的中部进行支撑。
目前对传动轴进行支撑的中间支承结构一般主要由金属骨架、橡胶结构和轴承结构组成,其中的橡胶结构主要起到减震、吸振和缓冲冲击等作用。但是,金属骨架与橡胶结构分开设计虽然有利于两个零部件的分别制作,但是需要后期装配在一起,会导致橡胶尺寸、金属骨架尺寸较大。而且,为了保证减震效果,金属支架和橡胶均尺寸较大,重量重,成本高。受到结构限制,金属骨架和橡胶结构分别需要采用不同的模具和工艺,这样造成中间支承结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包括:轴承结构,其用于安装传动轴;减震结构,其以包覆在所述轴承结构的外侧壁的方式设在所述轴承结构上,用于对来自所述传动轴的冲击能量中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吸收;和外框架,其围设在所述减震结构的外周沿,用于对所述减震结构进行支撑;所述减震结构与所述外框架为一体硫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结构至少具有:顶部支撑部,其布置在所述轴承结构的外侧壁顶部与所述外框架顶部的内表面之间;底部支撑部,其布置在所述轴承结构的外侧壁底部与所述外框架底部的内表面之间;和侧面支撑部,其布置在所述轴承结构的外侧壁下部的两侧与所述外框架下部的两侧的内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支撑部和底部支撑部共同与所述外框架形成所述一体硫化结构,该一体硫化结构从所述轴承结构的第一位置沿所述轴承结构的外周沿延伸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对称设置在所述轴承结构下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支撑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在的端面被构造成从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硫化结构的下部设置有缓冲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部与所述外框架顶部的内表面之间隔开设置,且隔开的距离范围为2-5mm。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部和侧面支撑部之间构造有减重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部、底部支撑部和侧面支撑部为上小下大的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一体铸造成形或一体冲压成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传动轴总成,所述传动轴总成包括如上所述的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简化制作工艺,而且固定强度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8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