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雾逃生体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6894.2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高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奥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雾 逃生 体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烟雾逃生体验系统。
背景技术
统计表明,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大多数是吸入烟雾所致,由此造成的窒息性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2到2/3。即使是被火烧死的人,也是多数先被烟雾熏得发生窒息,丧失了逃生能力所致。可见,将烟雾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是能否从火灾中逃生的重要环节。
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烟雾逃生系统用于逃生体验者的学习和参考,可以在火灾来临之时,提高逃生几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雾逃生体验系统,可以让逃生者学习如何逃生自救,并且可以通过摄像模块记录逃生过程,供逃生者参考学习。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烟雾逃生体验系统,包括外围大房间区域和中间小房间区域,所述中间小房间区域设置在外围大房间区域的中央,所述外围大房间区域分隔成若干外围小房间区域,所述每个外围小房间区域与中间小房间区域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连通,相邻外围小房间区域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连通;每个外围小房间区域与外界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连通;
包括烟雾发生器,所述外围小房间区域和中间小房间区域内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烟雾发生器;
包括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外围小房间区域和中间小房间区域内分别设置若干对射式光电开关;
包括安全通道指示器,所述隔离门的门板正反面分别设置有安全通道指示器;
包括计算机模块,所述计算机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烟雾发生器和安全通道指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摄像模块,每个所述外围小房间区域以及中间小房间区域至少设置有一个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计算机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梯按键模块,所述电梯按键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围小房间区域为四个,分别为一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二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三号外围小房间区域和四号外围小房间区域,所述一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二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三号外围小房间区域和四号外围小房间区域顺时针或逆时针围合成方形区域,在该方形区域的中央设置有中间小房间区域,所述一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二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三号外围小房间区域和四号外围小房间区域分别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与中间小房间区域连通,所述一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与二号外围小房间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连通,所述二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与三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连通,所述三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与四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连通,所述四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与一号外围小房间区域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连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雾逃生体验系统,可以让逃生者学习如何逃生自救,并且可以通过摄像模块记录逃生过程,供逃生者参考学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区结构设计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和2,烟雾逃生体验系统,包括外围大房间区域1和中间小房间区域2,所述中间小房间区域2设置在外围大房间区域1的中央,所述外围大房间区域1分隔成若干外围小房间区域3,所述每个外围小房间区域3与中间小房间区域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4连通,相邻外围小房间区域3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4连通;每个外围小房间区域3与外界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隔离门4连通;
包括烟雾发生器5,所述外围小房间区域3和中间小房间区域2内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烟雾发生器5;
包括对射式光电开关6,所述外围小房间区域3和中间小房间区域2内分别设置若干对射式光电开关6;
包括安全通道指示器,所述隔离门的门板正反面分别设置有安全通道指示器;
包括计算机模块,所述计算机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烟雾发生器5和安全通道指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6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奥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奥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6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装门生产用去边角毛刺装置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珠宝加工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