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型外间隙避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35112.3 | 申请日: | 201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冯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明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T4/10 | 分类号: | H01T4/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外间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型外间隙避雷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绝缘电缆在电力的架空输送时已普遍被采用,当直击雷或感应雷过电压作用于绝缘电缆时,由于绝缘外套的阻隔,电弧无法移动,首先击穿绝缘电缆的绝缘层,进而引起绝缘子闪络,被击穿的绝缘层呈针孔状,连续的频短电流电弧收周围绝缘的阻碍,弧根只能在针孔处燃烧,强大的电流集中到一个点上将绝缘导线瞬间烧断从而造成电网的断开,影响输电网的正常工作。目前,国内外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遭雷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安装氧化锌避雷器,架设架空避雷线,加装引弧线夹等,这些投资较大,安装不便,引弧效果差,接地板对引弧臂的放电敏感性差,避雷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穿刺型外间隙避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刺型外间隙避雷器,包括支柱绝缘子和穿刺体,所述支柱绝缘子和穿刺体均连接在绝缘电缆上,所述绝缘电缆上套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上贯穿有第一螺栓,所述卡块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柱绝缘子,所述支柱绝缘子远离卡块的一端设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下端设有第一螺丝,且第一螺丝穿过接触板与支柱绝缘子螺纹连接,所述接触板一侧设有调节板,所述接触板和调节板之间设有两个第二螺栓,所述调节板上设有避雷器,所述避雷器下端设有第二螺丝,且第二螺丝穿过调节板与避雷器螺纹连接,所述避雷器远离调节板的一端设有引流体,所述引流体上方设有穿刺体,且穿刺体套接于绝缘电缆上,所述穿刺体外部套有硅胶外套,所述穿刺体由上盖和下盖组成,所述下盖底部两侧设有第二螺栓,且两个第二螺栓均贯穿下盖和上盖并向外延伸,两个所述第二螺栓延伸端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上设有两个螺母,两个所述螺母之间设有橡胶垫圈,且橡胶垫圈套接于第二螺栓上。
优选地,所述避雷器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优选地,所述硅胶外套由两个对称的部件构成,所述其中一个部件上设有若干个卡键,且另外一个部件上设有若干个与卡键对应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引流体和穿刺体之间间隙60-130mm。
优选地,所述调节板调节角度为0-45°。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当雷击产生高电压时,穿刺体聚集大量电荷,并与引流体之间进行放电,提高了放电的灵敏性,引流效果良好,保证了绝缘电缆的安全和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调节板可方便地对引流体与穿刺体的间距进行调节,维修调节简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组装拆卸,引弧效果好,放电灵敏性高,可有效避雷,该装置使用便捷巧妙,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穿刺型外间隙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穿刺型外间隙避雷器的穿刺体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穿刺型外间隙避雷器的穿刺体正视图。
图中:1、支柱绝缘子;2、绝缘电缆;3、硅胶外套;4、穿刺体;5、卡块;6、第一螺栓;7、避雷器;8、接触板;9、调节板;10、第二螺栓;11、上盖;12、下盖;13、刺头;14、垫片;15、第一螺母;16、第二螺母;17、第二螺栓;18、引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穿刺型外间隙避雷器,包括支柱绝缘子1和穿刺体4,支柱绝缘子1和穿刺体4均连接在绝缘电缆2上,绝缘电缆2上套接有卡块5,卡块5上贯穿设有第一螺栓6,卡块5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柱绝缘子1,支柱绝缘子1远离卡块5的一端设有接触板8,接触板8下端设有第一螺丝,且第一螺丝穿过接触板8与支柱绝缘子1螺纹连接,接触板8一侧设有调节板9,接触板8和调节板9之间设有两个第二螺栓10,调节板9上设有避雷器7,避雷器7下端设有第二螺丝,且第二螺丝穿过调节板9与避雷器7螺纹连接,避雷器7远离调节板9的一端设有引流体18,引流体18上方设有穿刺体4,且穿刺体4套接于绝缘电缆2上,穿刺体4外部套有硅胶外套3,穿刺体4由上盖11和下盖12组成,下盖12底部两侧设有第二螺栓17,且两个第二螺栓17均贯穿下盖12和上盖11并向外延伸,两个第二螺栓17延伸端设有垫片14,垫片14上设有两个螺母16,两个螺母16之间设有橡胶垫圈15,且橡胶垫圈15套接于第二螺栓1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5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机深松铲用耐磨铸钢及其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轴承钢球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