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灸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5096.8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7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文;熊亮;肖雄;温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灸一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N2/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地址: | 343199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灸筒。
背景技术
艾灸是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艾灸作用途径包括艾燃烧过程对穴位的温热刺激、艾绒燃烧时的挥发物的药理作用等多个环节。传统的艾灸主要分为两类:艾柱灸和艾条灸。但是,不论是艾柱灸还是艾条灸,施灸时释放的烟雾非常大,为患者和医生难以接受。同时,艾灸过程中存在燃烧着的灰烬散落烫伤患者的危险。此外,由于艾柱或艾条没有容器包覆,艾绒和火力大部分被浪费;而且艾灸过程中温度不稳定,影响疗效,操作也不方便,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艾灸的推广应用。
目前,市场上存在无烟艾灸、艾灸盒等产品。最常见的无烟艾灸是无烟艾条,这种艾条主要由碳化的艾绒和木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点燃后产生的烟不大,使用比较方便,但由于其所用材料已经不是传统艾灸所用的艾绒,自然也就丧失了传统艾灸所具有的灸疗效果,因此,这种无烟艾灸已经不能传统意义上的艾灸。关于艾灸,中医几千年前就有论述和比较,艾绒的灸疗效果最为突出,为其他的材料所不及。正因如此,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才选用了艾绒作为施灸的材料并固定下来,才有了“艾”灸。因此艾灸必须选用艾绒作为施灸的材料,才能称为“艾”灸,除此以外均不能称为艾灸。
参阅专利号为CN 202605294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艾灸装置,包括灸筒和灸筒盖,灸筒盖以插装或套装方式封盖在灸筒上,并且沿灸筒轴线方向与灸筒部分重叠,在所述重叠部位处设置有同时贯穿灸筒和灸筒盖的出气口,在所述灸筒侧壁上靠近其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周向均布的进气口,所述灸筒盖内通过艾柱安装座悬置有艾柱,通过灸筒盖与灸筒的相对转动可对出气口开口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调节艾柱的燃烧速度,通过灸筒盖与灸筒的相对插拔可调节艾柱与人体施灸部位的距离从而调节对人体的施灸温度。
上述专利给出了一种艾灸装置,由于灸筒和灸筒盖均是由硬纸板制成的,相对插拔或转动调节出气口的大小较为困难,且易于因移动灸筒盖而使得艾柱抖动甚至脱落,并不能够方便的调节施灸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方便的调节出风口开口的大小的灸筒,以便利的控制灸筒内部空气的流通量,进而解决控制艾柱的燃烧速度和调节艾灸温度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灸筒,包括相套装的上燃烧筒和下燃烧筒,所述上燃烧筒内设有用以悬置固定艾柱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燃烧筒的顶壁,所述固定座内具有向所述上燃烧筒的下端延伸的导磁针,且所述导磁针穿插入艾柱内,
所述顶壁上贯穿开设有贯穿顶壁的多道环向分布的出风口,所述上燃烧筒的上端还盖合连接有可相对所述上燃烧筒周向转动的筒形封盖,且所述筒形封盖上环状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多道出风调节口。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筒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出风调节口均呈条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筒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出风口的数量共有八道,并呈内四道外四道的两圈同心布置在所述顶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筒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出风调节口的数量也为八道,并呈内四道外四道的同心布置在所述筒形封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筒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固定座包括一固定磁环,所述固定磁环的上端由多根固定针固装在所述顶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筒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固定磁环的内径与所述艾柱的外径相配,所述艾柱固装在固定磁环内,且所述导磁针穿设于所述艾柱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筒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下燃烧筒的下端敞口设置,且所述下燃烧筒的下端敞口处安装有隔物板,所述隔物板上开设有多个孔道。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筒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灸筒还包括一片防敏胶布,所述防敏胶布中设置有与所述下燃烧筒相配的圆形通孔,且所述防敏胶布通过所述圆形通孔套装在所述下燃烧筒外。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筒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隔物板的外周具有凸缘,所述防敏胶布通过压靠在所述凸缘上表面上而将所述下燃烧筒固定在患者施灸部位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筒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上燃烧筒的外侧壁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并于所述外侧壁上形成有一台阶,且所述台阶抵接所述下燃烧筒的上边沿。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灸一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灸一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5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杯冲压模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以控制生命萃取机的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