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具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树脂镜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334837.0 申请日: 2016-12-07
公开(公告)号: CN206627718U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发明(设计)人: 李善柱;许巍巍;刘勇;刘景 申请(专利权)人: 乐凯(沈阳)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感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2C7/10 分类号: G02C7/10;G02B1/14;G02B1/18
代理公司: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1241 代理人: 吕敏
地址: 110027 辽宁省沈阳***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兼具 光和 防黄变 树脂 镜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光学镜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兼具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树脂镜片。

背景技术

太阳光、LED、电脑背景光等光源中保留了大量的蓝光,使得该光源显得更白、更亮。有些特别白亮的光给人一直泛蓝的感觉,这就是蓝光比例过高引起的。各类电脑、电视机屏幕、节能灯等各种新型人造光源发出的可见光中都含有大量的不规则频率的短波蓝光。这些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 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甚至可能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

因此,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阻隔蓝光长时间照射是减少损伤最有效方法,而使用防蓝光眼镜或光源设备设置防蓝光涂层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点。普通的防辐射眼镜只能过滤紫外线及一定的电磁辐射,而不能过滤蓝光。专用防蓝光眼镜不但能够有效的隔离紫外线与辐射而且能够过滤蓝光,适合在看电脑或者电视时用,可以大大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消除眼睛酸涩、发热或者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眼睛疲劳。

对于树脂镜片,由于有机树脂材料普遍存在老化变黄甚至降解问题,有时还会导致涂层材料开裂,影响材料整体的外观和使用性能。因此阻隔蓝光涂层需要具有抗氧化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树脂镜片,在基体镜片外层涂覆一层双防功能涂层,使得镜片在不影响主要可见光区域透光性的同时,兼具防蓝光和防黄变性能,提升佩戴体验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兼具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树脂镜片,在基底镜片(3)外侧设置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涂层(2)。

进一步,所述涂层(2)的厚度为10纳米~500微米。

进一步,所述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涂层(2)在500nm处的透光率大于90%,在 420nm处的透光率小于2%。

进一步,所述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涂层(2)外侧还设置有防雾涂层。

进一步,所述防雾涂层外侧还设置有防划伤涂层。

进一步,所述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涂层(2)外侧还设置有防划伤涂层。

进一步,所述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涂层(2)外侧还设置有防紫外线涂层。

进一步,所述防紫外线涂层的外侧设置防划伤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发明结构,使得镜片在不影响主要可见光区域透光性的同时,兼具防蓝光和防黄变性能,提升佩戴体验和使用寿命,保护使用者视力。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树脂镜片,2.涂层,3.基底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兼具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树脂镜片,在基底镜片3外侧设置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涂层2。

所述涂层2的厚度为10纳米。

本发明所述的涂层2,主要由双防功能分子A和载体材料组成,其质量比为 0.01~2:98~99.99。所述功能分子A具有如下结构的通式:

其中,M可以是H、Na(I)、Li(I)、K(I)、Mg(II)和Ca(II),R可以是氢和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和烷氧基。

在遇到蓝光或更短波长的光辐射下,分子A结构内的羟基在邻位磺酸根的内氢键的协同作用下,发生质子转移互变异构,且为光热可逆反应,因此消耗了光辐射能量,起到防蓝光作用。在遇到氧化条件下,分子A可发生氧化脱氢反应,形成的自由基在苯环共轭体系内形成较为稳定的共振态,从而阻止氧化链式反应,起到抗氧化作用。

较佳地,所述的载体材料,可以是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丙烯酸羟乙酯、聚丙烯酸异辛酯、聚丙烯酸羟丙酯、聚氰基丙烯酸甲酯、聚环氧丙烯酸酯或聚氨酯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烷、聚甲基硅氧烷和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树脂镜片1在500nm处的透光率大于90%,420nm处的透光率小于 2%。

实施例2: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防蓝光和防黄变的涂层2外侧还设置有防雾涂层。防止镜片由于外界环境上雾,影响视力。所述涂层2的厚度为500微米。

实施例3:本例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所述防雾涂层外侧还设置有防划伤涂层,防止使用时划伤。所述涂层2的厚度为20微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凯(沈阳)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感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乐凯(沈阳)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感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4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