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刺器套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33975.7 | 申请日: | 201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凱平;陈天福;夏政清;林芬缘;吴伏坡;陈治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济股份有限公司;合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套件 | ||
1.一种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握持部,包含一握柄、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一气阀,该连接部由该握柄延伸出,并包含一组装通道,该第一气阀连接该连接部,并与该组装通道连通;
一第一套管,包含一组接端、一套接端及一第一气流通道,该组接端组接于该组装通道中,且对应于该第一气阀,该套接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一第二套管,包含一第二气流通道,该第二套管可伸缩地套接于该第一套管的该套接端,该第二套管的管壁开设有至少一第二开口;以及
一气囊,套设于该第二套管远离该第一套管的一端,且对应于该第二开口;
其中,通过该第一气流通道、该第一开口、该第二气流通道、该第二开口,可以对该气囊充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管更包含一第一内管壁及一第一外管壁,且该第一套管区分为一第一管壁区域及一第二管壁区域,在该第一管壁区域,该第一外管壁围绕该第一内管壁的外部,在该第二管壁区域,该第一外管壁不围绕该第一内管壁的外部,该第一开口开设于该第一外管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管壁及该第一外管壁之间形成该第一气流通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套管包含一第二内管壁及一第二外管壁,且该第二套管区分为一第三管壁区域及一第四管壁区域,在该第三管壁区域,该第二外管壁围绕该第一外管壁外部,在该第四管壁区域,该第二外管壁围绕该第二内管壁外部,而该第二开口开设于该第二外管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内管壁及该第二外管壁之间形成该第二气流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气阀,该第二气阀与该连接部连接,并与该第一套管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该握柄包含一开口,该开口与该组装通道、该第一套管及该第二套管连通。
8.一种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握持部,包含一握柄、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气阀,该连接部由该握柄延伸出,并包含一组装通道,该第二气阀连接该连接部,并与该组装通道连通;
一第一套管,包含一组接端及一套接端,该组接端组接于该组装通道中;
一第二套管,包含一容接端,其中该套接端插入该容接端;以及
一气密组件,固定于该第二套管,包含一气密套管及一气密环,其中该气密套管包覆该容接端,该气密环受该气密套管压制而紧贴该第一套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气密组件进一步包含一挡止件,其中该气密环邻接于该挡止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组件进一步包含一紧固件,该紧固件组接于该第一套管的该套接端,并与该第二套管的内部接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该握柄包含一开口,该开口与该组装通道、该第一套管及该第二套管连通。
12.一种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握持部,包含一握柄、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气阀,该连接部由该握柄延伸出,并包含一组装通道,该第二气阀连接该连接部,并与该组装通道连通;
一第一套管,包含一组接端、一套接端、一第一外管壁及一紧固件,其中该组接端组接于该组装通道中,该紧固件设置于该套接端,并与该第一外管壁接触;
一第二套管,包含一容接端及一第二内管壁,其中该套接端插入该容接端,该第二内管壁和该紧固件接触;
一气密组件,包含一气密套管及一挡止件,其中该气密套管固定于该第二套管,包覆该容接端及该挡止件,该挡止件限制该紧固件之一轴向位移,使得该第一套管无法脱离该第二套管,该气密套管之一外侧壁包含非贯穿之复数个穿引通道;以及
一拉带,穿设于该些穿引通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管受力而缩入该第二套管时,该拉带受力向外以固定该第二套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穿刺器套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气密环, 气密环套接于第一套管的一部分,并邻接于该挡止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济股份有限公司;合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济股份有限公司;合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39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挤压生产线用电机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抓棉机电机降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