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内壁喷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33879.2 | 申请日: | 201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5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金青;郑卫社;任玉波;孙会勇;宋志彬;孙华鹏;柏晓磊;梁辉;王朋;张泽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诚业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13/06 | 分类号: | B05B13/0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3127 | 代理人: | 喻慧玲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内壁 喷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喷漆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道内壁喷漆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生产出来后会进行一段时间的放置,这段时间管道会生满铁锈。在经过管道内壁除锈后,为了防止管道在短时间内再次生锈,通常会对管道内壁进行喷漆处理。但是内径过大的管道喷漆效率低,内径过小的管道喷漆过程困难,而传统人工喷漆不仅存在喷漆不匀,防锈效果差的问题,而且需要喷漆的管道长度长,人工喷漆效率低,长时间喷漆作业会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能适应不同内径的管道,且对内壁进行高效喷漆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管道内壁喷漆装置,包括旋转喷头、空气压缩机和油漆桶,其中,油漆桶的前端设置有油漆泵,油漆泵与油漆桶通过软管连接,还包括支撑管、支撑结构和止挡螺母,支撑管外侧固设有油漆管,油漆管的一端通过软管与油漆泵连接,油漆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旋转喷头内。旋转喷头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长圆形油漆喷口,旋转喷头设置在支撑管的前端,且旋转喷头与支撑管活动连接,支撑管前端的出气管位于旋转喷头内。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管的后端,且支撑结构与支撑管固定连接,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用于调节支撑结构高度大小的调节装置,第一连杆与调节装置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与调节装置的后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杆的中间与第二连杆的中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长度相同。止挡螺母与支撑结构的后端螺纹连接,支撑结构的后端通过软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定位轴套、调节螺杆和调节轴套,调节螺杆与支撑管固定连接,定位轴套设置在调节螺杆的前端,调节轴套设置在调节螺杆的后端,止挡螺母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止挡螺母与调节轴套的后端面接触,且定位轴套为固定端,调节轴套为移动端,第一连杆与定位轴套铰接,第二连杆与调节轴套铰接,且第一连杆的中间与第二连杆的中间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导轮。
支撑管和调节螺杆的内部设置有空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空气压缩机制造的高压空气能使旋转喷头进行高速旋转,同时,喷入旋转喷头中的油漆从油漆喷口中高速甩出,实现对管道内壁均匀高效的喷漆;旋转调节轴套,定位轴套在原位随之旋转,同时调节轴套在螺杆上向前移动,此时第一连杆与螺杆的夹角变大,能够对更大内径的管道进行喷漆,且能减小人力消耗,降低喷漆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管10;油漆管11;旋转喷头20;油漆喷口21;定位轴套30;第一连杆31;调节螺杆40;调节轴套50;第二连杆51;止挡螺母60;导轮70;空气压缩机80;油漆桶90;油漆泵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管道内壁喷漆装置,包括旋转喷头20、空气压缩机80和油漆桶90,其中,油漆桶90的前端设置有油漆泵91,油漆泵91与油漆桶90通过软管连接,还包括支撑管10、支撑结构和止挡螺母60,支撑管10外侧固设有油漆管11,油漆管11的一端通过软管与油漆泵91连接,油漆管11的另一端设置在旋转喷头20内。旋转喷头20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长圆形油漆喷口21,旋转喷头20设置在支撑管10的前端,且旋转喷头20与支撑管10活动连接,支撑管10前端的出气管位于旋转喷头20内。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管10的后端,且支撑结构与支撑管10固定连接,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51和用于调节支撑结构高度大小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定位轴套30、调节螺杆40和调节轴套50,调节螺杆40与支撑管10固定连接,定位轴套30设置在调节螺杆40的前端,调节轴套50设置在调节螺杆40的后端,止挡螺母60与调节螺杆40螺纹连接,止挡螺母60与调节轴套50的后端面接触,且定位轴套30为固定端,调节轴套50为移动端,第一连杆31与定位轴套30铰接,第二连杆51与调节轴套50铰接,且第一连杆31的中间与第二连杆51的中间铰接,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51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导轮70,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51长度相同。支撑管10和调节螺杆40的内部设置有空气通道,支撑结构的调节螺杆40的后端通过软管与空气压缩机8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诚业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诚业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3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设计服务平台
- 下一篇:一种航空发动机鲁棒跟踪控制器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