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3869.9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7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0;A01G25/09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农业 浇灌 服务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应于农田或是果园环境的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涉及农业领域的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农业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范畴,是融合检测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农业机器人推动了农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如果园采摘,农田喷雾,温湿度检测等等,极大的推动了带有GPS定位导航功能的智能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研制适合于我国农业国情的农业机器人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模式,缓解劳动力压力,对发展精准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作业工种不同,农业机器人又可分为锄草机器人、施药施肥机器人、釆摘机器人等,每一种机器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任务要求。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改善农业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的操作性,舒适性,提高作业效率,以及胜任一些极端恶劣的农田环境而研究制造的一款满足多作业要求的多功能智能移动农业机器人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包括:
底盘机构,所述底盘底部设置有传动系统;
水箱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机构上;
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通过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底盘机构上,所述推杆的顶端设置有臂式喷洒装置;
太阳能面板,设置在所述水箱机构上和/或所述推杆上;
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底盘机构上,所述控制系统设有核心控制板、蓄电池、驱动器和水泵,蓄电池、驱动器和水泵与所述核心控制板相连,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面板,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传动系统,所述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箱机构和所述臂式喷洒装置。
上述的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其中,所述传动系统为履带式传动机构,包括:
位于底盘机构左右两侧和前后两端的4个承重轮,底盘机构的任意一侧的两个承重轮之间还设置有导向轮,承重轮和导向轮通过履带连接;以及
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底盘机构底部,任意一伺服电机的轴穿过轴承套与一承重轮相连,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驱动器相连。
上述的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其中,所述底盘机构底部两侧的导向轮之间通过联接杆相连,所述联接杆的两端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底盘机构底部。
上述的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其中,所述控制系统位于所述底盘机构上的保护壳体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有图像采集卡和GPS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图像采集卡和GPS信号接收模块与核心控制板相连;
所述图像采集卡还与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顶部的视觉采集装置相连。
上述的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其中,所述视觉采集装置为双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其中之一或两者的组合。
上述的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其中,所述核心控制板设有降压模块,所述降压模块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太阳能面板相连。
上述的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U型固定架、手臂固定架、前臂电推缸、前臂电推缸固定座和后端电推缸;
所述U型固定架和所述前臂电推缸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盘机构上,所述后端电推缸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前臂电推缸固定座上,且该后端电推缸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手臂固定架的中部,所述手臂固定架的底端通过螺栓铰接在所述U型固定架上;
所述前臂电推缸的底端铰接在所述手臂固定架的中部,顶端用于固定所述推杆。
上述的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其中,所述臂式喷洒装置包括和所述推杆呈十字交叉连接的转动杆,在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推杆的连接处通过固定转动销固定,且在所述推杆的顶端和转动杆之间还通过支撑杆进行加固;
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喷洒管。
本智能农业浇灌服务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在于平台本身完全模块化设计,各构件皆可拆卸更换,为平台后续更新升级提供可能性,可结合具体教学或实验要求改装加装外设,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更为适应各类农田作业要求增置外设提供更多可能性,可扩展性强,为实现各类农田作业机器人以及相关科研提供平台,采用高强度,并具有质量较小,强度高的特点,采用高容量蓄电池供电,太阳能蓄电,具有极强的续航能力。履带底盘的机构满足田间作业的要求,控制系统以核心控制板为核心,充分满足信息处理容量大,速度快,多任务并行的要求,为农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未经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38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