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度液体回收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3498.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5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纷响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11/02 | 分类号: | B67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吕学文,武媛 |
地址: | 2016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液体 回收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度液体回收漏斗。
背景技术
生产中,人们常常用铁桶倾倒高粘度液体原料。倾倒高粘度液体原料时,尤其是倾倒粘度为100cst至107cst的高黏度液体原料时,许多高粘度液体会粘附在容器的内表面,产生大量残留。为了将高粘度液体倾倒干净,人们不得不长时间维持容器的倒置的状态,这大大浪费了人们的时间。尤其是使用较大的桶类容器时,人们更不容易坚持,因此不得不将残留的高粘度液体浪费掉。这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残留的高粘度液体还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高粘度液体的粘性较高,而现在的倾倒方式为开口式倾倒,在倒取残留的高粘度液体时,在空气中暴漏时间过长也容易粘附空气中的灰尘、飞虫甚至塑料袋等生活垃圾,造成高粘度液体被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粘度液体回收漏斗,用以解决现有的高粘度液体难于回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口对口的收集方式,减少浪费,节约成本,使原料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避免了残留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原料回收过程处于封闭系统中,不会有灰尘或其他杂质混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粘度液体回收漏斗,包括竖向挡筒,竖向挡筒下部边沿向内延伸一体成型有置物挡台,挡台下方一体成形有漏液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漏液结构为圆筒。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筒中部固定有圆锥台状的围挡。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漏液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弧面状三角板,弧面状三角板的顶部相连。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置物挡台与弧面状三角板顶部的交接处固定有圆锥台状的围挡。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围挡底部的直径大于竖向挡筒的直径。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漏斗的内表面涂有防粘涂层。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粘涂层为特氟龙涂层。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高粘度液体为黏度为100cst至107cst的液体。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置物挡台为圆环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口对口的收集方式,减少浪费,节约成本,使原料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避免了残留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原料回收过程处于封闭系统中,不会有灰尘或其他杂质混入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设置围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高粘度液体回收漏斗,包括竖向挡筒1,竖向挡筒1下部边沿向内延伸一体成型有圆环状的置物挡台2,挡台2下方一体成形用来漏液的圆筒3。
如图3所示,收集过程中将一个208L开口铁桶7上放置一个该形状的漏斗。再将原料桶6倒置叠加在漏斗之上。原料桶6中的高粘度残料不断缓慢滴入到收集桶中。一般48小时内即可完成收集。本方面简单易行,大大减少了浪费,为企业节约了成本,避免了环境污染,其防止了倒液过程中高粘度液体被污染。
圆筒3与竖向挡筒1最好同心设置。
高粘度液体指黏度为100cst至107cst的液体。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漏斗放置在开口铁桶7上的稳定性,防止放置原料桶6时漏斗产生滑动,圆筒3中部固定有圆锥台状的围挡5。这样还可以保证圆筒3正对开口铁桶7的中部,防止圆筒3外壁与开口铁桶7内壁接触,导致部分高黏度液体粘附在开口铁桶7壁上。
为了适应体积及口径较大的开口铁桶7,围挡5底部的直径可大于竖向挡筒1的直径。
实施例3
为了增加漏液效率,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圆筒3可替换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弧面状三角板4,弧面状三角板4的顶部相连。这样使得高粘度液体在下流的过程中逐渐集中到弧面状三角板4的底端,从而形成导流结构,增加其下滴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纷响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纷响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3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