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用充气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3111.5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6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陆瑞杰;徐斌;段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电四局南方(珠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34 | 分类号: | F16L55/134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刘娟宜 |
地址: | 519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充气 封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检查井建筑中的施工工具,具体地涉及一种管道用充气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市政建设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城市道路越修越多。为了更好地做到节能减排、文明施工,对于道路工程建设的耐久性和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现在我国所使用的检查井为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现有的检测井使用寿命长,降低了道路的重建频率,省去不必要的挖路工程,保障了市民的通行质量。
而检查井的建造过程中需要进行闭水试验,常规闭水试验为每个检查井配合一根管道,现有的闭水试验采用的封堵工具为砌筑式堵头,堵头为砖砌结构,施工不方便,且至少养护2至3天才能进行闭水实验,且砖砌堵头容易渗水,闭水实验难以验收通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HDPE塑料管道用充气封堵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充气封堵装置包括正压产生装置、充气橡胶球塞、气压表、三通接头以及兜网装置;充气橡胶球塞为橡胶囊体,充气橡胶球塞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连通充气橡胶球塞的内腔;充气橡胶球塞在开口所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吊环;正压产生装置的输出端与充气橡胶球塞的开口之间连接有充气管;三通接头的第一端与正压产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三通接头的第二端与充气管连接,三通接头的第三端与气压表连接;兜网装置包括栅栏和兜网,栅栏与兜网之间连接有多根兜绳,栅栏中部设置有入口,入口的内径大于充气橡胶球塞的外径,且充气橡胶球塞位于栅栏与兜网之间。
由上可见,充气橡胶球塞能提供方便快捷的封堵效果,且设置气压表以控制充气气压,对充气橡胶球塞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设置兜网装置,以防止回收充气橡胶球塞时排气过冲中,充气橡胶球塞被过大的水压作用而导致充气橡胶球塞或充气管的断裂以及脱离冲走,延长充气橡胶球塞的使用寿命,管道用充气封堵装置便捷、有效且寿命长久。
进一步的方案是,栅栏呈圆环状,栅栏由钢筋焊接而成。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栅栏由直径为22毫米的钢筋焊接而成。
由上可见,22毫米的钢筋焊接成的栅栏提供足够的强度去抵压水压以及充气橡胶球塞的重力,进一步提高兜拦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兜网呈圆形,且兜网由多根相互垂直交错的钢筋焊接而成。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兜网上多根相互垂直交错的钢筋之间形成多个网孔,所述网孔为3厘米×3厘米的矩形孔。
由上可见,圆形的兜网适应于圆形的管道中,网孔的大小设计有效防止兜网形成堵塞而增加栅栏的受力。
进一步的方案是,兜绳为编织绳,且所述兜绳表面均匀涂有润滑油。
由上可见,表面润湿的编织绳力学性能好,同时在管道中与充气橡胶球塞接触的时候不会对充气橡胶球塞的表面造成磨损。
进一步的方案是,充气橡胶球塞为椭圆体,开口设置于充气橡胶球塞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上。
由上可见,椭圆体的充气橡胶球塞在管道中偏转自由度受到约束其不易产生偏转,保证充气橡胶球塞对管道的封堵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正压产生装置为抽风机,抽风机下端设置有移动轮组。
进一步的方案是,充气橡胶球塞在第一吊环所在一端的相对端设置有第二吊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用充气封堵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中A处隐藏兜网装置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道用充气封堵装置实施例中兜网装置的截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加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用充气封堵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图1中A处隐藏兜网装置4的放大图。在检查井100的下端联通有横向铺设的管道101,而在完成管道101的修筑后,需对管道101进行闭水试验,因此需要对管道101进行封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充气封堵装置包括正压产生装置、充气管2、充气橡胶球塞3、兜网装置4、三通接头(图中未示出)以及气压表。
充气橡胶球塞3为椭圆体,充气橡胶球塞3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有开口32,开口32连通充气橡胶球塞3的内腔,开口32上设置有法兰盘等实现与充气管2的连接。充气橡胶球塞3在开口32所在一端还设置有第一吊环33, 第一吊环33焊接在充气橡胶球塞3上,且在第一吊环33与开口32所在一端的相对端上焊接有第二吊环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电四局南方(珠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水电四局南方(珠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3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