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灾烟气中有机毒害物的取样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332066.1 申请日: 2016-12-07
公开(公告)号: CN206223495U 公开(公告)日: 2017-06-06
发明(设计)人: 甘子琼;刘军军;唐胜利;胡忠日;何瑾;郭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1/22 分类号: G01N1/22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代理人: 易小艺
地址: 6100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火灾 烟气 有机 毒害 取样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灾烟气中有机毒害物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烟气是在火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气相中的可见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的气体。它会对火场被困人员造成严重危害,其危害性主要来自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怖性三个方面。

烟气中的含氧量往往低于人们生理所需要的正常数值,随着空气中氧含量的降低,人的肌肉活动能力将明显下降;判断能力迅速下降,并且出现智力混乱现象;短时间内就会晕倒,甚至死亡。在起火房间内氧的最低浓度可达3%左右,人们要是不及时逃离火场将是十分危险的。

其次,烟气中含有各种有毒气体,而且这些气体的含量有的已大大超过人们正常生理所允许的最低浓度,很容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因为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热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烟气的组成成分和数量取决于可燃物的化学组成和燃烧时的温度、供氧量以及助燃物质的数量等燃烧条件。在完全燃烧的条件下,燃烧产物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为主;在不完全燃烧的条件下,除了上述燃烧产物外,还有苯、甲苯、二甲苯、醇、醚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燃烧产物中有不少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影响人员的正常呼吸和逃生行为,因此火场逃生的关键是防止烟气的吸入。

比如:一氧化碳是燃烧生成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气体。这是因为一般火灾事故中,氧气的需求量往往大于供给量,可燃物中的碳在缺氧状态下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被吸入人体后会同氧气争夺血红细胞,而且与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强250倍,这样就使得血红细胞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不能把肺泡里的氧气带至全身,造成机体缺氧。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致中毒,而且还阻止血液排除肺部的二氧化碳废气。

二氧化碳是氧气充足时,大多数有机物燃烧(完全氧化)生成的,也是火灾生成的主要气体之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人会变得呼吸急促。二氧化碳气体能使人体肺部因流液超量而发生肿胀。

硫化氢,毛织品、橡胶、皮革等含硫有机物分解或硫化物与酸作用均产生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味,易挥发的气体,比较容易被人们识别。但是,当空气中它的含量达到0.02%左右时,一般人对它的嗅觉分辩能力就会迅速减退,呼吸几次后,便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

氯化氢、氰化氢,含氯的塑料制品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和氰化氢气体。它们属于强酸气体,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及较强的腐蚀性,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刺激眼睛,引起呼吸道发炎和肺水肿,甚至致人于死地。

二氧化氮,这种过氧化物是极其有毒的,气体呈红褐色,对喉咙有麻醉作用,对肺的刺激性较强,能引起即刻死亡以及滞后性伤害。

苯可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学界公认。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轻者头晕、恶心、胸闷、乏力,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慢性苯中毒会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若造血功能完全破坏,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并引起白血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灾烟气中有机毒害物的取样装置,用于火灾烟气成分中的有机毒害物取样,吸收剂的选择取决于火灾烟气中待测有机毒害物组分。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发明中的一种火灾烟气中有机毒害物的取样装置,所述吸收结构≥3,吸收结构之间由橡胶管连接;吸收结构设有进气内管,外瓶和出气外管,外瓶设有瓶口、瓶身和瓶管,进气内管设有内管进气口、内管固定管和内管延长管;内管进气口一端与橡胶管连接,一端与内管固定管连接,内管延长管插入瓶口穿过瓶身,位于瓶管内,内管固定管位于瓶口处以固定进气内管;出气外管设有劲肋和外管出气口,劲肋一端位于瓶身上端部,另一端与外管出气口连接。

所述内管固定管与瓶口紧贴。

所述内管延长管与劲肋平行设置。平行设置有利于气体吸收。

所述进气内管还设有上固定小突,上固定小突位于内管进气口上,靠近内管固定管处。

所述瓶身设有下固定小突,起固定作用。

所述外瓶底端与内管延长管端距离为4-5mm。

所述瓶管内径为0.9-1.1mm。设置成这样的尺寸,有利于气体吸收。

所述内管进气口弯曲成90度,劲肋呈反Z字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2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