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1502.3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龚柏慧;袁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1 | 代理人: | 毛立群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鼻器。
背景技术
对于例如3岁以下的婴幼儿、高龄或重病缠身的普通人甚至包括一些出生不久的动物而言,通常不具备自主排出鼻腔分泌物的能力。鼻腔分泌物过多将堵塞鼻孔引起呼吸不畅、鼻腔溃烂,而因堵塞鼻孔导致鼻腔分泌物倒流进入肺部还可能引发肺部炎症,因此,为了清除鼻腔分泌物,人们发明了吸鼻器。
传统的吸鼻器通常包括一端开有进口的管道,管道中间设有用于存贮鼻涕的储液瓶,尾端留有出口。使用时,通过在出口抽气形成负压,使得鼻涕从进口进入管道内,并被留在储液瓶内。
为了获取吸力,在使用最简单的吸鼻器时,人们通常会用口部对着出口吸气,从而制造负压。使用口部吸气时,有时候鼻涕会被不小心吸入口部,十分恶心且不卫生。而即使鼻涕不会被吸入口部,对着可能患病的人使用吸鼻器依然会令人产生不适感。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人们也有采用电动真空泵连接到出口,作为负压的动力源。然而,引入大功率电气设备将带来成本上升、维护保养复杂、清洗不便等等诸多问题,不适合在普通家庭使用,引入小功率电器设备则吸力不足,泛用性不够。
基于非电动设备的思路,也有人给出了一种较为折衷的解决方案。他们采用在出口处连接抽气气囊的方式,利用抽气气囊向外抽气所产生的负压来提供吸力。但是,由于在使用吸鼻器时,使用者的一只手需要握住管道的端部并保持进口接入患者的鼻孔,只能通过另一只手单手操作吸鼻器,因此通常抽气气囊的体积不会超过单手握持的大小,其吸力十分有限,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鼻器,该吸鼻器可靠卫生的同时具有更大吸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鼻器,包括管道,设置在管道上阀门以及连接在管道上的负压件;
管道的一端开有进口,阀门位于进口与负压件之间;
管道上还设置有出口,负压件位于进口和出口之间,出口能够封闭并防止气体进入管道;
阀门关闭时,出口向外排气,负压件形成负压;出口在负压件形成负压后封闭;阀门打开,使进口向管道内吸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出口向外排气时的动力源并无限制,可以用口吸气,也可以用手摇吸气设备,甚至也可以用真空泵吸气。由于使用过程中无需持续吸气,因此不存在将鼻涕吸入动力源的风险,十分可靠卫生。
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出口连接抽气气囊的技术方案而言,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阀门,使用者仅需用手封堵出口可以将所需的负压缓存在负压件中,在需要时再打开阀门吸取鼻腔分泌物,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抽气气囊而言,负压件采用更大的容积和弹性更强的材质,从而可以获得更强的吸力。
作为优选,出口上设置有单向阀。当出口上设置单向阀时,在获得所需的负压之后,无需封堵出口即可保持吸鼻器处于负压状态,不受单手操作的限制,使得使用更轻松方便。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吸鼻器还包括抽气气囊,抽气气囊连接在单向阀上。采用抽气气囊作为负压的动力源,其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其中,负压件的弹性比抽气气囊的弹性更强;或者,负压件的容积比抽气气囊的容积更大。此时,可以通过多次反复按压抽气气囊,从而使得负压件能够提供尽可能大的负压。
另外,作为优选,吸鼻器还包括电动抽气泵,电动抽气泵连接在单向阀上;
吸鼻器内还设置有负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与电动抽气泵通信连接。
显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负压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吸鼻器内单向阀之前的任意位置,并用于检测管道内的压力。
而且,负压传感器将压力信号发送给电动抽气泵后,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可以令电动抽气泵自动停止抽气,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进而更方便单手操作。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阀门为电子阀门,负压传感器还和阀门通信连接,此时,负压传感器也将压力信号发送给电子阀门,当管道内的压力达到给定数值后,令阀门自动打开,即可实现对鼻腔分泌物的抽吸动作。
另外,作为优选,吸鼻器上设置有用于存贮鼻涕的储液瓶,储液瓶的瓶底还设有配重。当瓶底设有配重时,可以防止储液瓶翻转,从而更好地防止鼻腔分泌物倒流,降低清洗和清洁难度。
储液瓶上设有盖子,盖子上设置有盖孔,负压件通过盖孔与储液瓶相连通。当设置有储液瓶时,将负压件设置在储液瓶的上方,并通过设置在盖子上的盖孔与储液瓶相连通,可以有效防止鼻腔分泌物进入负压件内,而配合配重则更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1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检验标本计算机定位识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穿梭车行走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