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按键及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9777.3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2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6 | 分类号: | H03K17/96;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按键 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摸按键及含该触摸按键的油烟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为了实现家用电器的多功能控制,触摸按键替代传统的机械开关被广泛用于家用电器中。
目前,家用电器中的触摸按键主要包括盖板和驱动电路板,盖板和驱动电路板之间设有触摸感应弹簧,触摸感应弹簧中设有LED指示灯。其工作原理是,当手指触碰到盖板上时,盖板与触摸感应弹簧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触摸芯片通过触摸感应弹簧感应到电容发生变化,认为手指在触摸操作,然后输出高电平给CPU,使CPU做相应的功能。
上述触摸按键中,由于触摸感应弹簧结构的限制,导致这种触摸按键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1.由于触摸感应弹簧和盖板之间是线接触,使得触摸感应弹簧和盖板的接触面积较小,所以导致触摸灵敏度不高,特别是对于厚盖板的应用,其弊端更加明显;2.受盖板宽度的限制,触摸感应弹簧的外边缘已经超出盖板边缘,容易碰到盖板以外的其他结构件,对触摸功能造成影响,特别是碰到金属类结构件;3.由于触摸感应弹簧在盖板处有挤压作用,容易对当中的LED指示灯有遮光效果,在透光图案上造成阴影,影响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触摸灵敏度的触摸按键。
一种触摸按键,包括盖板,设于所述盖板的下方的驱动电路板,及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之间的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中设有感应镂空图案,其中,
所述感应元件朝向所述盖板的表面通过一粘结层与所述盖板贴合;
所述感应元件通过一连接线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触摸按键中,由于设有所述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与所述盖板之间通过所述粘结层贴合,即实现面接触,所以可以提高所述感应元件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触摸灵敏度。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感应元件的表面上设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中设有透光图案。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图案的形状与所述感应镂空图案的形状相同且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图案采用丝印或镭射方式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元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层为光学透明胶或双面背胶当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当所述粘结层为双面背胶时,所述粘结层中设有与所述感应镂空图案的位置对应的粘结镂空图案。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元件为雾化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为柔性导线。
一种油烟机,包括机体和触摸按键,所述触摸按键设于所述机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家用电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家用电器的触摸按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触摸按键的A-A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触摸按键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中触摸按键的B-B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家用电器,包括机体200和触摸按键100,所述触摸按键100便于对所述机体200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9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压光MOS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