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8594.X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7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郑琦;吴小丽;李焕秀;曾静雯;胡江;余雪娜;唐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无土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栽培盒,具体为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盒,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蔬菜无土栽培盒由于没有盖子,造成了栽培盒中的水分大量散失,虽然有些铺上了薄膜减少水分蒸发量,但是却造成了污染了基质,拆装麻烦,不可回收利用等问题;有些蔬菜无土栽培盒使直接灌水,不仅伤害了根系,而且还不利于营养液的高效吸收;蔬菜无土栽培盒没有一个独立的环境检测系统,不能及时根据环境和蔬菜的生长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造成了蔬菜的减产甚至死亡;有些蔬菜无土栽培盒的基质被营养液长期浸泡,造成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蔬菜无土栽培盒中没有优化的通气系统,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从而影响成活率和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番茄无土栽培盒。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番茄无土栽培盒,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的壳体,所述底座的一侧装有连通管;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装有排液管,且排液管的一端装有连通管;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pH检测仪和第二通气管,且第二通气管的一侧装有液位检测仪;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网芯,且网芯顶端设有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的一端设有支撑杆;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第一铰链,且壳体通过第一铰链和盖子连接;所述盖子上设置滴灌器和通孔,且通孔的边缘设有保护环;所述滴灌器的一端设有进液管;所述盖子的一侧设置第二铰链,且第二铰链上装有语音提示器。
优选的,所述盖子呈半圆状,且盖子的厚度比所述保护环的厚度小。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气管和所述底座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网芯的外形呈半球状,且网芯第一通气管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液位检测仪、所述pH检测仪和所述语音提示器内部均通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番茄无土栽培盒,设置两个独立的通气管道,有效的保证了番茄根系对氧气的需求,提高了番茄植株成活率和产能;番茄无土栽培盒上设置了可多方位自由打开的盖子,不仅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而且便于观察栽培盒中的情况;番茄无土栽培盒内部设有pH检测仪和液位检测仪,可以及时的检测营养液的pH值和含量,便于人们精准栽培;番茄无土栽培盒内部设有网芯,可以有效隔开基质和营养液,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番茄无土栽培盒的盖子上设有语音提示器,可以根据检测仪器的数据做出相应的报警,方便人们操作;番茄无土栽培盒底端设有联通管道,可以和附近的番茄无土栽培盒联通,可以使每个栽培盒中的营养液均匀,便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第一通气管,3、壳体,4、网芯,5、排液管,6、第二通气管,7、液位检测仪,8、pH检测仪,9、第一铰链,10、盖子,11、通孔,12、保护环,13、连通管,14、底座,15、第二铰链,16、进液管,17、语音提示器,18、滴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番茄无土栽培盒,包括底座14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4顶端的壳体3,所述底座14的一侧装有连通管13;所述底座14的另一侧装有排液管5,且排液管5的一端装有连通管13;所述底座14的顶端设置pH检测仪8和第二通气管6,且第二通气管6的一侧装有液位检测仪7;所述底座14的顶端设置网芯4,且网芯4顶端设有第一通气管2;所述第一通气管2的一端设有支撑杆1;所述壳体3的侧面设置第一铰链9,且壳体3通过第一铰链9和盖子10连接;所述盖子10上设置滴灌器18和通孔11,且通孔11的边缘设有保护环12;所述滴灌器18的一端设有进液管16;所述盖子10的一侧设置第二铰链15,且第二铰链上装有语音提示器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盖子10呈半圆状,且盖子10的厚度比所述保护环12的厚度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通气管6和所述底座14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网芯4的外形呈半球状,且网芯4第一通气管2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8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