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切粒脱水干燥组合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26124.X | 申请日: | 2016-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7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兴;李花;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聚诚信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9/16;F26B11/00;F26B5/08;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脱水 干燥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切粒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切粒脱水干燥组合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废塑料回收挤出造粒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单阶式或双阶式挤出机,将塑料熔融过滤,挤出拉条,再经冷却固化后切粒,而水下切粒挤出造粒机是在不用拉条或不能拉条的条件下,在熔体挤出模面的瞬间与冷却水接触并直接切粒的一种新型机械,熔体切粒相对固态切粒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塑料是在熔体状态下被刀片刮下,经循环水冷却后凝固的,不同粘度的高聚物均可采用这种切粒形式,熔体状态下切粒不会形成任何粉尘,而且切粒形状规整,包装、运输均比较方便;根据挤出量自动匹配调节模头的出料量和切粒速度,来改变切粒的大小,也可以人工采用不同刀片数时的刀架来改变切粒大小和形状;把切粒、冷却融为一体省去了4-6m长的冷水槽,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造粒工艺实现自动化、操作方便、噪声较低、切片质量好。具有比传统拉条切粒更大的产量,更低的能耗。
水下切粒造粒机组一般包括单阶式或两阶排气式挤出机、水下切粒机、柔性刀座、自动脱水(烘干)装置、振动分离筛、风送系统、集料料斗,控制系统组成。当均匀的高温熔融状物料从上游设备(反应釜/螺杆挤出机/熔体泵等)末端进入模头流道,物料在刚离开模具模孔时即被高速旋转的切粒机刀片切成滴状物并进入加工水中,由于粒子比表面积最大化的物理特性和熔化的滴状聚合物同加工用水的温差,滴状物凝固并形成接近球体的颗粒。这种“介乎于热切和冷切临界状态”的造粒方式决定了它能够很好的胜任熔融态强度差,粘性大,对热敏感度高的物料造粒作业。
现有的水下切粒造粒机组一般采用水下切粒机、自动脱水(烘干)装置相互独立设置,水下切粒机组形成一条生产加工线,采用连接管道将各个独立的功能设备相互连接起来,这样容易造成了厂房内的连接管道复杂,不利于确保生产安全,维护成本高。因此需要对水下切粒机组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切粒脱水干燥组合机,将切粒机组和干燥脱水机组通过循环管道连通,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利用,结构紧凑,节水环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下切粒脱水干燥组合机,包括切粒机组和干燥脱水机组,所述切粒机组的切粒室上部通过制程回水管与所述干燥脱水机组的滤水器连接,所述切粒机组的切粒室下部通过制程出水管与所述干燥脱水机组的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制程回水管和所述制程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切粒机组和所述干燥脱水机组的上部,所述切粒机组的切粒电控箱和所述干燥脱水机组的干燥电控箱与一主电控箱,所述主电控箱设置在所述切粒机组和所述干燥脱水机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切粒机机组包括包括龙门框架、设置在所述龙门框架一侧的切粒平台、切粒装置、换网器以及模头,所述切粒装置通过一升降平台支架安装在所述切粒平台上,所述换网器通过支撑支座安装在所述升降平台支架一端,位于所述龙门框架下方,所述换网器与所述模头连接,所述模头与所述切粒装置配合,所述模头与所述切粒装置之间设置切割室;所述升降平台支架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切粒装置通过一直线滑动台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滑动台下方通过一电机支座挂设有切粒电机,所述切粒电机与所述切粒装置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切粒平台与所述龙门框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位于所述升降平台支架一侧,所述液压系统与设置在所述模头和所述换网器之间的开车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制程出水管和所述制程回水管分别设置在所述龙门框架的上端,所述制程出水管与所述制程回水管之间的连接管设置有第一气动阀,所述制程出水管与所述切割室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阀,所述制程回水管与所述切割室之间设置有第三气动阀。
进一步的,所述龙门框架上端的一侧设置有中间电箱,所述中间电箱与所述第一气动阀、所述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三气动阀电性连接;所述液压系统一侧设置有切粒电控箱,所述切粒电控箱与所述中间电箱、所述液压系统、所述切粒电机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聚诚信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聚诚信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6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