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双重清洗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4520.9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4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秦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D35/02;B01D29/03;B08B9/087;B08B9/0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双重 清洗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是一种带有双重清洗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即为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当使用反应釜对化学物品进行反应时,需要将反应釜进行清洗,以避免残留的化学物质对后续的化学反应产生不利影响;现有反应釜的清洗工作一般是通过人工利用毛刷来清洗反应釜的内壁,这种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方面清洗需要拆卸,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另一方面部分化学物质的腐蚀性较大,在清洗的过程中会溅到皮肤上,而造成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双重清洗的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双重清洗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清洗腔和减震装置;所述釜体外设有外壳;所述外壳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釜体顶端设有进料口、驱动装置和出水管道;所述进料口内壁上涂有一层防腐蚀材料;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电机、连接轴、减速器和隔音罩;所述电机通过连接轴与减速器连接一起;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旋转盖;所述旋转盖与出水管道之间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所述清洗腔内设有出料口、弧形搅拌桨、搅拌轴、矩形搅拌桨和刮片;所述出料口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矩形搅拌桨均匀的分布在搅拌轴上;所述清洗腔的左端外壁底部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釜体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一起;进水管道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釜体的底端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端焊接在釜体的底部,其下端活动连接在减震装置上;所述减震装置内设有减震弹簧、固定轴和导套;所述减震弹簧套在固定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搅拌桨的中心固定连接在搅拌轴的底端,且弧形搅拌桨靠近清洗腔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网内置在出料口内壁上,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原料颗粒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片固定连接在矩形搅拌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的隔音罩能够隔绝噪音,给工作人员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原料颗粒的直径,以防原料颗粒在卸料时混合产品一起卸出,影响产品质量;矩形搅拌桨和刮片能够彻底清除清洗腔内的残留化合物;控制阀门能够控制水的流量,当对清洗腔进行水洗时,打开控制阀门,此时高压水会进入清洗腔内,从而刮片和水冲洗双重对清洗腔进行清洗,然后打开出水管道,排出水中含有的残留化合物,再打开出料口,彻底清除残留的化合物。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双重清洗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双重清洗的反应釜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双重清洗的反应釜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外壳,3-防腐隔层,4-清洗腔,5-出料口,6-过滤网,7-减震装置,8-支撑腿,9-控制阀门,10-进水管道,11-弧形搅拌桨,12-进料口,13-驱动装置,14-出水管道,15-电机,16-连接轴,17-减速器,18-搅拌轴,19-矩形搅拌桨,20-隔音罩,21-减震弹簧,22-固定轴,23-导套,24-刮片,25-旋转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多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4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器
- 下一篇:一种可智能转换四轮或两轮模式的平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