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3930.1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0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张东杰;于金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娟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06;B05C11/02;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包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各种用于将含有树脂的清漆涂覆在基材上来形成膜的装置,关于作为利用了等离子体反应的成膜法的一种的溅射成膜法中的一种,已知下述这样的方法:除了对载置靶材的阴极电极赋予电位之外,还对载置基板的基板电极赋予电位,从而一边对基板电极上所载置的基板施加偏压一边形成薄膜。现有技术的成膜装置成本高,设备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适用于小规模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购置、维护和生产成本,操作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包括成膜设备主体、成膜平台、一对控制电机、一对传输带驱动辊、抗菌包装传输带、进料口、成膜剂盒、两根成膜剂均分座、多个成膜喷孔、成膜剂补充盒、成膜补充刷及电源连接线;所述的成膜设备主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C”形结构,所述的成膜平台水平设置在所述的成膜设备主体内,且所述的成膜平台的外侧端水平延伸到所述的成膜设备主体的开口端外侧;所述的一对控制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成膜平台的两端,所述的一对传输带驱动辊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通过所述的一对传输带驱动辊绕置在所述的成膜平台上;所述的进料口为漏斗状结构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成膜设备主体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的进料口的下端向下延伸到所述的成膜平台的内侧端上方;所述的成膜剂盒设置在所述的成膜设备主体的外壁上端中部,所述的两根成膜剂均分座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成膜设备主体的内壁上端中部,所述的两根成膜剂均分座的进料口与所述的成膜剂盒连接,且所述的两根成膜剂均分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垂直,所述的多个成膜喷孔分别间隔连接在所述的两根成膜剂均分座的底部出料口处;所述的成膜剂补充盒设置在所述的两根成膜剂均分座一侧,所述的成膜补充刷置在所述的成膜设备主体的内壁上端一侧,且所述的成膜补充刷与所述的成膜剂补充盒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的成膜设备主体通过所述的电源连接线外接电源。
上述的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其中,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呈环形结构,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的下端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吸附块,抗菌包装袋通过所述的多个吸附块吸附在抗菌包装传输带上。
上述的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其中,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防滑纹,抗菌包装袋的表面通过所述的防滑纹与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接触连接。
上述的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其中,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的两侧边缘处分别对称设有挡片,所述的挡片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同步传动。
上述的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其中,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上间隔设有多个出料通孔,位于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的两侧边缘处。
上述的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其中,所述的成膜设备主体的开口端顶部设有加热光照管,位于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的外侧端上方。
上述的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其中,所述的成膜设备主体的开口端底部设有出料筐,位于所述的抗菌包装传输带的外侧端下方。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喷涂和二次喷刷对抗菌包装袋进行成膜处理,成膜快速、均匀,且出料的同时烘干,提高出料的效率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包装的成膜装置的抗菌包装传输带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娟,未经李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3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