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冲切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3667.6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4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赵磊;陈进财;黄思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103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冲切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背胶类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光电、通讯、电脑、汽车等行业,为了便于贴合使用,通常采用模切方式加工成保护膜、离型膜、双面胶、先剥离型膜组成的四层结构,或保护膜、单面胶、先剥离型膜组成的三层结构。现有的模切方式通常是通过压力机和装有压力装置的机械压合冲切模具,冲切出所需形状。
现有的冲切模具通常是凸模的下端面作为其冲切刃口,凹模的进料口与冲切口的交界处作为凹模的刃口,在进行背胶类产品的冲切时,通过凸模的冲切刃口与凹模的刃口之间相压合,通过压合产生的冲切力将背胶类产品挤压至断裂,完成冲切,但是当背胶类产品的韧性较高时,上述冲切模具会存在无法完成冲切背胶类产品的情况,此时背胶类产品被凸模拉伸,导致损坏而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冲切模具,以解决现有冲切模具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冲切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所述凹模上设有进料口以及供凸模伸入的冲切口,所述进料口的下端面与冲切口相交的位置形成所述凹模的刃口,所述刃口为朝向凸模的尖端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刃口的侧壁倾斜设置,且一端与冲切口的内壁相连接形成所述刃口的尖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与所述内壁之间的夹角α为30°-45°,所述侧壁与所述内壁的连接处到进料口下端面的距离为0.1mm-0.15mm。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凹模上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与所述进料口相互连通且呈十字形的贯穿凹模设置,且所述观察口的下端面与进料口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凹模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冲切口的第一凹槽,所述凸模穿过第一凹槽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凸模之间形成有盛液空间,所述凸模冲切结束且脱离进料口时,所述盛液空间内的清洁液剂涂布所述凸模的冲切刃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凹模内设有连通于外界的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连通于所述出液口。
作为优选,所述凹模上开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连通于所述注液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凸模未伸入凹模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于动力装置并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向靠近凹模的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冲切口贯穿所述凹模设置,所述凸模冲切结束时,其冲切刃口置于进料口上方且位于第一凹槽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液剂为清洁剂、离型剂或者润滑剂。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料口的下端面与冲切口相交的位置形成凹模的刃口,且该刃口为朝向凸模的尖端状结构,通过该尖端状结构的刃口,在进行背胶类产品的冲切时,该尖端状结构的刃口可以轻易的对背胶类产品冲切,不会出现因背胶类产品韧性较高,而导致冲切不成功的情况,避免了背胶类产品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冲切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凹模的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凹模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
1、凸模;2、凹模;3、固定板;21、进料口;22、冲切口;23、第一凹槽;24、出液口;25、注液通道;26、注液口;27、观察口;221、内壁;222、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冲切模具,如图1-3所示,该新型冲切模具包括凸模1和凹模2,在凹模2上设有进料口21以及冲切口22,上述进料口21贯穿凹模2设置,其用于放置背胶类产品(图中未示出),冲切口22同样贯穿凹模2设置,且与进料口21垂直设置,其用于凸模1的伸入。本实施例中,上述凸模1的下端面即为其冲切刃口,进料口21的下端面与冲切口22相交的位置形成凹模2的刃口,该刃口可通过铣削成型,通过冲切刃口和凹模2的刃口的配合,将背胶类产品冲切。
本实施例中,上述凹模2的刃口为朝向凸模1的尖端状结构,通过该尖端状结构,当凸模1下压背胶类产品时,其尖端状的结构能够轻易的对背胶类产品冲切,不会出现因背胶类产品韧性较高,而导致冲切不成功的情况,避免了背胶类产品被拉伸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3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模具
- 下一篇:烫金模切机的正纸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