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宝石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22621.2 | 申请日: | 2016-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向久林;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7/30 | 分类号: | B24B37/30;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熊万里 |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宝石 研磨 抛光 加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宝石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小直径宝石窗口(或平面)端面抛光,目前已有的工装如图1所示,宝石窗口(或平面)粘接在基板3上,工件向下,顶针1放在工装2的内锥面上,工装2以顶针1为中心旋转,由工装压着基板进行宝石窗口(或平面)端面的研磨或抛光。研磨抛光靠的是工件与抛光盘的摩擦力进行转动,由于工件与研磨抛光盘之间的摩擦力较大,造成整块基板3转动不顺畅,时转时停。并且顶针与工装内锥的接触面较大,增加了阻力;当工件与抛光盘盘面的摩擦力小于顶针与工装之间的摩擦力时,整块基板就不转动了,影响工件的平行度、表面质量及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宝石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减小转动阻力,提高表面质量及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宝石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包括依次设置的顶针、上压盘、下压盘和基板,所述顶针顶在上压盘上端面,上压盘与下压盘之间安装有轴承,并进行水平方向定位,所述下压盘下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基板的安装槽。
上述结构解决了研磨抛光工件不旋转的问题。把工装分为三部分,中间加轴承,转动时,由轴承带动转动,减少阻力;使顶针压在上压盘的中心孔里不转动,中间用轴承带动,基板和下压盘一起转动,解决了顶针与工装之间的摩擦力问题。其次是基板旋转正常,减少了工件表面划痕,提高了质量和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盘上端面形成一圈凸环,所述轴承安装在凸环内侧,所述上压盘下端面设置有凸台,该凸台伸入轴承内孔,下压盘下端面支撑在轴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盘下端面开设有一圈与凸环对应的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直径比基板直径大0.5mm-1.0mm。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直径比轴承内孔直径小0.2mm-0.4mm。
进一步地,所述凸环内圈直径与轴承外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平面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深度为5mm-6mm。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盘直径大于轴承外径12mm-18mm。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压在上压盘上端面开设的中心孔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把工装分为三部分,中间加轴承支撑,转动时,由轴承带动转动,减少阻力;使顶针压在上压盘的中心孔里不转动,中间用轴承带动,基板和下压盘一起转动,解决了顶针与工装之间的摩擦力问题。基板旋转正常,减少了工件表面划痕,提高了质量和生产效率。可用于宝石窗口(或平面)端面的研磨或抛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压盘和下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顶针
2工装
3基板
4上压盘
41 凸台
42 环槽
43 中心孔
5下压盘
51 安装槽
52 凸环
6轴承
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宝石窗口(或平面)的研磨及抛光加工工装,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顶针1、上压盘4、下压盘5和基板3,顶针1顶在上压盘4上端面开设的中心孔43内,上压盘4与下压盘5之间安装有轴承6,轴承6进行水平方向定位,防止其径向移动,上压盘4通过轴承6压在下压盘5上,下压盘5下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基板3的安装槽51,研磨或抛光时,将基板3置于安装槽51内,工件7安装在基板3下方。所述轴承6为优选为平面轴承。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固定轴承6,在下压盘5上端面形成一圈凸环52,凸环52内形成轴承6安装区域,轴承6安装在凸环52内侧,上压盘4下端面设置有凸台41,该凸台41伸入轴承6内孔,下压盘5下端面支撑在轴承6上。
为了进一步保证上压盘4和下压盘5的运转稳定,在上压盘4下端面开设有一圈与凸环52对应的环槽42。该环槽42与凸环52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2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双密封面自动研磨装置
- 下一篇:流体供应装置及研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