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箱安装组件及电机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1495.9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6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宪;谢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立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4;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安装 组件 电机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箱安装组件及电机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总成通常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电机本体和齿轮箱、以及用于容纳安装齿轮箱的固定基座。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齿轮箱起到的作用亦不同,比如:变速、改变传动方向、改变传动力矩、离合功能等。现有技术中,齿轮箱与固定基座之间采用可运动式装配的方式通常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齿轮箱外壳采用传统的形状,直接与固定基座间隙配合。优点是设计理念简单,缺点是齿轮箱工作时窜动大,噪音高,易磨损。
第二种:在固定基座内增加额外的滚动辅助件,齿轮箱与滚动辅助件接触。优点是装配稳固耐用,转动效果较好,缺点是设计空间大,需额外增加零件,成本高,且磨损一段时间后,齿轮箱的窜动仍较大,仍存在较高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安装组件,能够减少齿轮箱与固定基座之间的磨擦,减少齿轮箱窜动,降低噪音,且无需增加零件及额外的组装工艺,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总成,其齿轮箱与固定基座之间的磨损较小,齿轮箱窜动较少,噪音较低,组装较简单,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齿轮箱安装组件,包括齿轮箱、及用于安装齿轮箱的固定基座;
所述齿轮箱包括齿轮箱外壳、及设于齿轮箱外壳内的数个齿轮;齿轮箱外壳的外周面至少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第一圆弧面;固定基座设有用于容置齿轮箱外壳的空腔,空腔的内周面至少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过渡配合;所述齿轮箱外壳的外周面开设多个润滑油脂槽。
所述齿轮箱外壳的外周面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第一圆弧面、以及连接该两段第一圆弧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固定基座的空腔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第二圆弧面、以及连接该两段第二圆弧面的第二连接面。
所述齿轮箱外壳包括壳体、及覆盖壳体的盖体,壳体及盖体的外表面均开设多个润滑油脂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总成,包括齿轮箱、用于安装齿轮箱的固定基座、及与齿轮箱连接用于驱动齿轮箱的电机;
所述齿轮箱包括齿轮箱外壳、及设于齿轮箱外壳内的数个齿轮;齿轮箱外壳的外周面至少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第一圆弧面;固定基座设有用于容置齿轮箱外壳的空腔,空腔的内周面至少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过渡配合;所述齿轮箱外壳的外周面开设多个润滑油脂槽。
所述齿轮箱外壳的外周面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第一圆弧面、以及连接该两段第一圆弧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固定基座的空腔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第二圆弧面、以及连接该两段第二圆弧面的第二连接面。
所述齿轮箱外壳包括壳体、及覆盖壳体的盖体,壳体及盖体的外表面均开设多个润滑油脂槽。
所述电机总成还包括一丝杆,丝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电机的电枢轴,所述齿轮箱的外周面设有贯通孔供丝杆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箱安装组件及电机总成,通过设置齿轮箱外壳的第一圆弧面与固定基座的第二圆弧面过渡配合,且在齿轮箱外壳的外周面开设多个润滑油脂槽,自带润滑效果,能够减少齿轮箱与固定基座之间的磨擦,减少齿轮箱窜动,降低噪音,且无需增加零件及额外的组装工艺,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总成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安装组件及电机总成中齿轮箱与固定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安装组件及电机总成中齿轮箱外壳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安装组件及电机总成中齿轮箱外壳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同时参阅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齿轮箱安装组件,包括齿轮箱1、及用于安装齿轮箱1的固定基座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立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立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1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