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调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20997.X | 申请日: | 2016-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诸田和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I·T·O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日本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调节器,尤其涉及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的供给中使用的压力调节器。
背景技术
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的供给中,常常需要使用压力调节器,其通常能将进气口侧(以下也称作一次侧)的高压燃气减压至规定压力后从排气口侧(以下也称作二次侧)排出。
压力调节器通常包括: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喷嘴;设置在壳体内的隔膜;以及与隔膜的动作联动地前进、后退而将喷嘴的开口打开、关闭的阀芯。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有时二次侧的压力会异常上升。
为避免上述二次侧的压力异常上升,可以考虑另外设置用于防止压力异常上升的安全阀等,但这会导致压力调节器的结构复杂化和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调节器,其能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二次侧的压力异常上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力调节器,其包括: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喷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隔膜;以及与所述隔膜的动作联动地前进、后退而将所述喷嘴的开口打开、关闭的阀芯,其中,在所述阀芯的前端侧设置有抵接部,所述阀芯跟随所述隔膜根据一次侧的压力减去二次侧的压力的差的变化进行的动作,而在打开所述开口的状态与借助所述抵接部从一次侧将所述开口关闭的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抵接部包括内周侧抵接部和位于该内周侧抵接部的径向外侧的外周侧抵接部,所述压力调节器构造成:在二次侧的压力为正常关闭压力的状态下,所述阀芯后退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内周侧抵接部与所述开口的内周缘抵接而将所述开口关闭,在二次侧的压力为超过正常关闭压力的异常压力的状态下,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进一步后退而到达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外周侧抵接部与所述开口的比所述内周缘靠径向外侧的部分抵接而将所述开口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压力调节器,即使二次侧的压力异常上升,通过阀芯后退,阀芯前端部的的外周侧抵接部也会与喷嘴开口的比内周缘靠径向外侧的部分抵接而将开口关闭,因此,能利用阀芯前端部的外周侧抵接部这一简单的结构来防止二次侧的压力异常上升。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压力调节器,一个阀芯能同时实现在停止燃气供给时对喷嘴开口的关闭和对二次侧压力的异常上升的防止,因此,与设置安全阀等其它用于防止压力上升的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减少零件数目,在成本方面存在优势。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压力调节器,在二次侧压力恢复正常值时,阀芯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状态(第一位置),因此,与因需要通过手动操作将用于防止压力上升的机构恢复到原来状态而设置手动复原机构的情况相比,能降低成本,并且,在普通的用于防止压力上升的机构出现错误动作时,燃气供应商或普通使用者需要进行恢复操作,这会导致不能顺利地供给燃气,而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调节器则能顺利地供给燃气。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压力调节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压力调节器的基础上,所述开口的内周缘具有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压力调节器,在开口的内周缘与内周侧抵接部抵接时,能更可靠地形成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压力调节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压力调节器的基础上,所述内周侧抵接部具有能与所述喷嘴抵接的弧面,所述外周侧抵接部从所述内周侧抵接部的外周缘朝向所述阀芯的基端侧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压力调节器,通过使外周侧抵接部从内周侧抵接部的外周缘朝向阀芯的基端侧突出,在外周侧抵接部与开口的比内周缘靠径向外侧的部分抵接时,能更可靠地形成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压力调节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压力调节器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第一空间、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第二空间以及使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相互连通的连通口,所述喷嘴呈环状,所述喷嘴的外周部与所述连通口的整周抵接。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压力调节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压力调节器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阀芯同轴的导向柱,在所述阀芯的前端设置有凹部,所述导向柱的前端插入所述凹部以对所述阀芯的前进、后退进行引导。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压力调节器,有助于避免因阀芯的前端侧偏转而导致不能可靠地打开、关闭喷嘴的开口。
实用新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T·O株式会社,未经I·T·O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0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