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0117.9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龚诗雨;肖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管理 系统 自动 休眠 唤醒 电路 | ||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BMS系统、电子开关、超级电容充电电路和自动唤醒电路;BMS系统包括Pulse引脚和INT_active引脚;
电子开关的电源输入与BMS系统的电源连接,电子开关的脉冲输入与BMS系统的Pulse引脚相连,电子开关的电源输出与超级电容充电电路相连;超级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与自动唤醒电路相连;自动唤醒电路的输出连接到BMS系统的INT_active引脚;
系统处于唤醒状态时,所述电子开关接收到BMS系统的Pulse高电平信号后,给后级超级电容充电电路供电,超级电容充电,自动唤醒电路输出信号INT_active,电压值接近超级电容电压;反之,系统发出Pulse低电平信号,超级电容充电电路停止为超级电容充电,系统进入休眠状态;自动唤醒电路输出信号INT_active初始为低电平,且电容不断放电,自动唤醒电路输出信号INT_active逐渐升高,直到超过一定阈值,唤醒BMS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包括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第三电阻、第六电阻,PNP管第一三极管发射极与BMS系统的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并接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集电极与超级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基极与NPN管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且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与BMS系统的Pulse引脚相连,第四三极管发射极与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和超级电容,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电子开关的输出相连,二极管的输出端与超级电容的正端相连,超级电容的负端与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采用1F/5.5V的超级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唤醒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五三极管和第七电阻、第一电阻、第八电阻、第四电阻;第三三极管选用PNP管,第三三极管基极通过第七电阻与地相连,并汇连到超级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第三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与超级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三三极管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接地并且与NPN管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PNP管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与超级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三极管集电极与地相连,并且把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信号输出到BMS系统的INT_active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还包括振动检测电路和/或点火信号电路,振动检测电路和/或点火信号电路并联接入到超级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自动唤醒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当受到震动时,振动检测电路导通,INT_active电压上升,或者点火信号传来时,点火信号电路导通,INT_active信号电压上升,INT_active信号电压超过阈值则唤醒BMS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检测电路通过振动开关和第二电阻串联之后与超级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并且下端与INT_active引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信号电路通过点火开关和第五电阻串联之后与超级电容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并且下端与INT_active引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MS系统还包括CAN总线信号接口和/或继电器的驱动信号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5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休眠与唤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路中NPN管可以用Nmos管代替,PNP管可以用Pmos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01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无线充电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