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核桃钳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9629.3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8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基;马亚昭;齐凤;徐明;辛中山;王积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核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居家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核桃钳。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刚采摘的绿核桃人们只是拿小刀将绿核桃外面的软皮削掉,再用普通核桃夹将硬壳捏碎,并且运用普通核桃夹的时候两个手都参与其中;但是现在普通核桃夹没有一个能将捏碎的核桃里面的果实取出来的装置,在用手掏食果实的时候容易将手扎破,极不安全;另外现在普通核桃夹的作用单一,不能充分利用核桃夹空间,给人们在居家生活中带来的诸多不便。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多功能核桃钳,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核桃钳,既能将绿核桃外面软皮削掉又能将里面的硬壳捏碎还自带勺子将核桃果实掏出来,实现多功能的效果,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核桃钳,包括通过铰接轴活动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均包括铰接部、钳头部、钳柄部以及连接钳头部与钳柄部的钳颈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钳头部之间设有复位弹性件,钳颈部之间设有夹壳区和位于夹壳区后方的切皮刀,所述夹壳区设有两个相对的夹壳半环,第一钳体的钳颈部外侧设有勺子和位于勺子后方的啤酒起子,第二钳体的钳柄部内侧设有可旋转打开的水果刀和红酒起子,所述红酒起子位于水果刀的外侧,所述第一钳体的钳柄部外侧设有弧形手掌握持部,所述第二钳体的钳柄部外侧设有手指扣持凹陷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皮刀设有弧形切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壳半环的横截面为圆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钳体的钳颈部外侧也设有啤酒起子,并与第一钳体的钳颈部外侧的啤酒起子左右对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啤酒起子设有朝向钳头部延伸的撬起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钳体的钳柄部末端设有穿线小孔,用于穿设固定线或悬挂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指扣持凹陷部设置为3个。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核桃钳,通过在其钳颈部同时安装有切皮刀和夹壳区,使用时将带软皮的绿皮核桃放在切皮刀区域,用手捏压钳柄部即可将核桃最外层的软皮除去;然后将核桃放入夹壳区,捏钳柄部即可完成夹碎核桃,本操作大大降低了另一只手被核桃壳扎伤的风险;然后还可以将附有的勺子取出进行掏核桃果实的操作,使得在食用核桃的过程方便安全地进行。除此功能之外,该钳子还将啤酒起子,红酒起子,水果刀,固定线或悬挂线装置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不仅方便安全地食用核桃,且将诸多生活用品工具结合于一体,实现多功能使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核桃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核桃钳,包括通过铰接轴1活动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体2和第二钳体3。
所述第一钳体2和第二钳体3均包括铰接部4、钳头部5、钳柄部6以及连接钳头部5与钳柄部6的钳颈部7。所述铰接轴1设置在铰接部4处,将第一钳体2和第二钳体3铰接在一起,实现第一钳体2和第二钳体3的转动闭合或打开。
所述第一钳体2和第二钳体3的钳头部5之间设有复位弹性件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8优选为复位弹簧,可以自动将钳子的第一钳体2和第二钳体3分开,便于重复操作。
第一钳体2和第二钳体3的钳颈部7之间设有夹壳区9和位于夹壳区9后方的切皮刀10,所述夹壳区9设有两个相对的夹壳半环11,这里的夹壳半环11的横截面为圆形,相对设置更加贴合核桃的外部轮廓,使得夹持更稳固,避免在夹壳时,核桃滑脱。且切皮刀10设有弧形切面101,同样贴合核桃的外部轮廓,实现更快更准的切皮。
第一钳体2的钳颈部7外侧设有勺子12和位于勺子12后方的啤酒起子13,所述第二钳体3的钳颈部7外侧也设有啤酒起子13,并与第一钳体2的钳颈部7外侧的啤酒起子13左右对称,提高该钳子的美观性。进一步,所述啤酒起子13设有朝向钳头部5延伸的撬起部14,用于撬开啤酒瓶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9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数字式密度计
- 下一篇:工作液沉降稳定性的确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