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负载电缆桥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19488.5 | 申请日: | 2016-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新天一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马碧娜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桥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耐负载电缆桥架。
背景技术
电缆桥架主要用于过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照明线路、电讯电缆等电缆线的敷设。传统的电缆桥架包括两个侧板和一个与两侧板底边固连的底板,在两个侧板顶端设有朝向电缆桥架内侧的弧形卡钩,其抗扭曲变形能力不强,在工程实例中经常发生因电缆桥架抗扭曲力太差而产生的坍塌或扭曲等现象,导致必须更换电缆桥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缆桥架抗扭曲变形能力较差,易造成电缆桥架坍塌或压沉现象发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负载电缆桥架,有利于增强电缆桥架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负载电缆桥架,包括两个侧板和底板,所述两个侧板下部通过底板连接,所述两个侧板上部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盖板,所述两个侧板和底板为一体结构,且侧板和底板为向外凸出的弧型结构;所述底板上内侧沿底板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长度与底板的宽度相等;所述侧板的内侧沿侧板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长度与侧板的宽度相等。
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侧板和底板以及盖板构成敷设电联电线的腔室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向外侧凸出的弧型结构制成侧板和底板,有利于增大侧板和底板的受力面积,使电缆桥架能够承受更大的电缆负载。同时,通过在侧板和底板弧型结构的内侧设置加强筋,可用于进一步增加电缆桥架耐负载性能,防止底板或侧板中间部位压沉,且由于加强筋与对应的底板或侧板的弧型凹面部位之间有一定距离,有利于增强电缆桥架散热性能。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侧板向内侧弯曲构成,且所述固定部与底板平行,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卡槽。
现有技术中,在电缆架桥顶部扣装盖板时,电缆架桥上弧形卡钩的弧形外表面与盖板表面为点接触,容易造成局部压力较大致使盖板、卡钩变形,固定效果较差,容易产生松动。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盖板长轴方向的两侧边插入固定部上对应的凹槽内进行固定,有利于增大盖板与固定部的受力面积,使盖板与侧板连接部不易发生形变。
优选地,所述卡槽沿侧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限位槽,所述盖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挡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板长轴方向一端设置限位挡块,使用时,将盖板沿卡槽插入固定时,最后通过限位挡块陷入限位槽内,对盖板一端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盖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通过绝缘橡胶塞与限位槽配合进行限位。
盖板的另一端可通过在对应的限位才内塞入绝缘橡胶塞进入固定,最终将盖板固定在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弧型结构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10~50°。
依据实际操作过程,侧板或底板的弧型结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过大,既无法充分发挥增强受力面积的作用,同时,加强筋与对应的侧板或底板凹面部位之间间隙过大,不利于电缆敷设,也会使负载全部作用力落在加强筋上,加强筋极易受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耐负载电缆桥架,通过采用向外侧凸出的弧型结构制成侧板和底板,有利于增大侧板和底板的受力面积,使电缆桥架能够承受更大的电缆负载。同时,通过在侧板和底板弧型结构的内侧设置加强筋,可用于进一步增加电缆桥架耐负载性能,防止底板或侧板中间部位压沉,且由于加强筋与对应的底板或侧板的弧型凹面部位之间有一定距离,有利于增强电缆桥架散热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一种耐负载电缆桥架,现有技术中,在电缆架桥顶部扣装盖板时,电缆架桥上弧形卡钩的弧形外表面与盖板表面为点接触,容易造成局部压力较大致使盖板、卡钩变形,固定效果较差,容易产生松动。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盖板长轴方向的两侧边插入固定部上对应的凹槽内进行固定,有利于增大盖板与固定部的受力面积,使盖板与侧板连接部不易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侧板,2-底板,3-固定部,4-卡槽,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新天一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新天一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94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