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骨科手术的术后可调节式轮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18134.9 | 申请日: | 2016-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吴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斌 |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0;A61G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42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骨科 手术 术后 调节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骨科手术后的患者来说,恢复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骨科手术后愈合恢复所需时间长,而且患者的手术部位需要固定,很多患者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躺在病床上,大大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自由,给患者带来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同时长期卧床也不利于患者的恢复,为了舒缓患者的心情,使患者尽快康复,患者需要适当的出门活动,虽然通过轮椅可以将患者推出来活动,但是传统的轮椅依旧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只能起到简单的承载患者的作用,无法进行调节,不足以适应不同身高情况、和受伤状况的患者,对于手部或腿部等受伤部位需要保持特殊角度和位置的状况无法解决等。为此我们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骨科手术的术后可调节式轮椅,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骨科手术的术后可调节式轮椅,其能够根据支撑起患者的肩部、手部和腿部,能够对腿部的支撑进行角度和长度的调节,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调节背部支撑的角度,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用于骨科手术的术后可调节式轮椅,包括椅架、椅座、靠背、握把、侧板、扶手、后车轮和前车轮,所述的靠背与椅座之间呈钝角;靠背前面安装有气囊;气囊上连通有气管;气管上安装有放气阀;椅座下面固定安装有充气泵;所述的气管一端与气囊连通,另一端与充气泵连通;椅座前端,椅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腿部支撑装置;左右两侧的扶手上前部对称设置有手部支撑装置,后部对称设置有肩部支撑装置;
所述的腿部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上端与椅架转动连接,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下端固定有脚踏板;连接杆上部固定有定位杆;定位杆上开有定位孔;定位杆内侧,椅架上固定安装有弧形插板;弧形插板上均匀分布有插孔;所述的插孔与定位孔相互对应;穿过定位孔和插孔插接配合有定位销;
所述的手部支撑装置包括与扶手前部固定连接的竖直方向的A伸缩杆,A伸缩杆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一端与A伸缩杆上端水平转动连接;
所述的肩部支撑装置包括与扶手后部固定连接的竖直方向的B伸缩杆,B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肩部支撑架;
所述的A伸缩杆和B伸缩杆上均安装有顶紧螺钉。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骨科手术的术后可调节式轮椅的两个脚踏板外侧均安装有警示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骨科手术的术后可调节式轮椅的靠背上连接有绑带。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轮椅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靠背和椅座呈钝角设置,能够使患者倚靠时更舒适,气囊的设置增强了舒适感;充气泵能够为气囊充气,使气囊膨胀;放气阀能够通过气管为气囊放气,使气囊缩小;连接杆转动,能够改变支撑腿部时的角度;定位杆随连接杆转动,之后通过定位销能够将定位杆和弧形插板进行定位;伸缩板伸缩,能够适应不同腿长的患者;脚踏板能够支撑起患者的脚部;A伸缩杆伸缩,支撑板能够随之升高和降低,改变支撑患者手部的高度;支撑板能够转动,使患者手部能够根据需求改变放置的位置;B支撑杆伸缩,肩部支撑架能够升高和降低;肩部支撑架能够对患者的腋窝处进行支撑。
2、脚踏板外侧的警示灯能够给他人提供警示作用,避免他人撞到患者。
3、靠背上的绑带能够将患者固定在靠背上,避免患者跌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腿部支撑装置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泵和警示灯电路图;
图中,1、椅架;2、椅座;3、靠背;4、握把;5、侧板;6、扶手;7、后车轮;8、前车轮;9、气囊;10、气管;11、放气阀;12、充气泵;13、连接杆;14、伸缩板;15、脚踏板;16、定位杆;17、定位孔;18、弧形插板;19、插孔;20、定位销;21、A伸缩杆;22、支撑板;23、B伸缩杆;24、顶紧螺钉;25、警示灯;26、绑带;27、肩部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斌,未经徐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81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量储存运输方法以及能量载体系统
- 下一篇:臭氧生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