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的照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7111.6 | 申请日: | 201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磊;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1/00 | 分类号: | G01J1/00;G01J1/04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7230 | 代理人: | 董尚风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可调 照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照度计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度可调的照度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照度计在进行照度测量时,由于工作面高度不同,经常需要在不同的高度进行测量。测量人员每次需要蹲下或者采取各种姿势以保证照度计3高度准确且不影响光线;另外,照度计检定工作每次检测时需首先经人工对各检测位置进行对准定位后,再在各定位后的检测位置分别读取被检位置的照度并人工处理数据。这种检测方式不仅定位过程工作量大,而且定位准确度差,容易导致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增大,不仅给测量者带来了不便,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及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照度计高度可调,能够自动精确获取检测点的相对纵坐标和横坐标,从而确定各检测点的相对位置,以进行照度测量,减少因人工定位引起的误差,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度可调的照度计,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照度计以及控制终端,所述底座内设置电机、第一电源、控制装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上连接继电器,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继电器,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与控制终端信号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电磁铁的一端设置两个第一滚轮,远离电磁铁的一端设置两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第一锥齿轮,所述底座内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设置传动杆,其中一个支撑板上设置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设套筒,所述套筒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杆穿过套筒,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与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底座对应位于传动杆的两侧设置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第三锥齿轮,所述转轴的中部设置第五锥齿轮,所述支架转动设置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设置与第五锥齿轮相配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传动杆上设置与第三锥齿轮相配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螺杆上设置螺母,所述螺母上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伸出支架并设置安装板,所述支架上设置与支撑杆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照度计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传动杆靠近电磁铁的一端设置金属块,所述传动杆通过第二轴承与金属块转动连接,所述金属块上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
所述照度计包括用于测量照度的光感应装置、用于测量纵向相对位置的纵向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横向相对位置的横向激光测距仪和用于控制光感应装置、纵向激光测距仪、横向激光测距仪的启闭及处理测量数据的控制器;所述光感应装置、纵向激光测距仪、横向激光测距仪、控制器均设置于照度计的壳体上,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二无线通讯装置与控制终端信号连接。
所述光感应装置与纵向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发射口的激光发射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横向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发射口的激光发射方向与纵向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发射口的激光发射方向互相垂直。
所述支撑板上设置用于支撑转轴的支撑座,所述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对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以进行照度测量,减少因人工定位引起的误差,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精确获取检测点的相对纵坐标和横坐标,从而确定各检测点的相对位置。
3、本实用新型通过纵向激光测距仪和横向激光测距仪,获取被测点在空间内的纵向和横向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精确得出所测点的坐标,获取测量点的精确位置,从而提高了采光测量的定位精准度,避免了人工测距所带来的繁琐和误差,省去了目前采光测量后需进行人工定位测量的工序,大大地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效率和精确性。
4、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上设置用于支撑转轴的支撑座,使转轴保持水平,增加转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3是底座的内1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照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7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狭窄地形的道路系统
- 下一篇:道路交通指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