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5516.6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2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瑞;王莉;乔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护理工作中的常用医疗器械,具有使用方便,减少对患者穿刺次数的作用,从而也减少了临床输液时反复穿刺,降低了病人的穿刺痛苦以及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而在当今的临床中已经获得广泛应用。
现有的留置针中,一般包括:穿刺针、针管以及输液导管。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穿刺针联通针管插入患者的注射位置,然后,通过穿刺针导引将留置针管导入患者血管,最后,将穿刺针抽出,使留置针管留在患者血管中,并用敷贴贴膜固定。使用时,将一输液管穿设于留置针管内进行点滴。
现有留置针保留在患者血管内,经常会有血液栓塞发生,尤其是对血液髙凝状态的患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留置针,开关可以将留置针管封闭,以防止留置针管内发生血液栓塞,同时,本发明还可以利用温度检测器对血液温度进行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留置针,包括:
留置针管,其前端敞开,所述留置针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孔,所述留置针管的后端具有开口;
开关,其为管状结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留置针管内,且所述开关的后端从所述留置针管的开口伸出,所述开关的侧壁与所述留置针管内壁密封接触,所述开关向前滑动以封闭所述出液孔和所述留置针管的前端,所述开关向后滑动以开启所述出液孔和所述留置针管的前端;
温度检测器,其设置于所述开关的前端外侧,所述温度检测器的信号线沿着述开关的内部延伸,并从所述开关的后端延伸出来;
温度显示器,其连接至所述信号线。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中,所述留置针管的后部设置有出液接头,所述出液接头与输液管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中,所述出液孔位于所述留置针管的前端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中,所述开关向前滑动的终止位置为:使所述开关的前端与所述留置针管的前端彼此抵触。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中,所述开关的后端连接有一个手持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中,所述开关包括由塑料制成的管状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状主体前端外侧的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中间开设有穿线孔,所述信号线穿过所述穿线孔进入至所述开关的内部,且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穿线孔之间为密封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留置针提供了一个开关,当不输液时,将开关向前推动,使开关侧壁封住出液孔和留置针管的前端,血液不能进入留置针管的内部,不会发现血液栓塞;另外,当需要输液时,向外抽动开关,血液会部分地进入至留置针管内,位于开关前端的温度检测器则可以检测到血液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留置针,包括:留置针管2,其前端敞开,所述留置针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孔3,所述留置针管的后端7具有开口;开关1,其为管状结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留置针管内,且所述开关的后端从所述留置针管的开口伸出,所述开关的侧壁与所述留置针管内壁密封接触,所述开关向前滑动以封闭所述出液孔和所述留置针管的前端,所述开关向后滑动以开启所述出液孔和所述留置针管的前端;温度检测器4,其设置于所述开关的前端外侧,所述温度检测器4的信号线6沿着述开关的内部延伸,并从所述开关的后端延伸出来;温度显示器11,其连接至所述信号线。
使用时,正常使用留置阵时,将开关从留置针管向后撤,使出液孔和留置针管的前端打开;输完液,则将开关向前推动,使开关封闭出液孔和留置针管的前端,从而使血液不能倒流回留置针管内,防止发生回血。
另外,本发明在开关的前部设置了一个温度检测器,当开关向后撤时,少量血液可以进入留置针管内,温度检测器可以检测到血液温度,并将血液温度信号通过信号线传递到温度显示器上,护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到病人的血液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中,所述留置针管的后部设置有出液接头8,所述出液接头与输液管9连通。输液管连接至输液袋,输液袋内的液体通过输液管和出液接头输入至留置针管内,并最终进入至病人体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中,所述出液孔位于所述留置针管的前端位置。当出液孔设置在留置针管的前端位置时,可以改善留置针管的出液效果,也避免减少对留置针管内的空间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城医院,未经苏州科技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5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