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阳极极片及其电芯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15091.9 | 申请日: | 2016-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曾巧;王可飞;肖良针;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阳极极片及电芯。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的多极耳卷绕式结构因其具有较低的内阻、能承受较大的放电电流而获得广泛应用。但在多极耳裁切成型过程中,若沿着活性物质涂覆区域边缘进行裁切,阴极极耳上会带有部分活性物质,由于公差控制的原因,该部分的宽度可能超出所对应阳极,因而存在析锂风险。为了避免析锂风险,在裁切时将公差控制的点,往往定于距活性物质涂覆边缘一定距离处,即未涂覆的集流体上,那么在多极耳裁切过程中集流体会产生大量的毛刺,存在刺穿隔离膜产生短路风险。多极耳电芯在大倍率放电时,温升较高,尤其在极耳处,存在电芯局部过热的风险。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首要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阳极极片。
本申请的第二发明目的在于提出含有该阳极极片的电芯。
为了完成本申请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涉及一种阳极极片,包括阳极集流体和多个阳极极耳,多个所述阳极极耳沿所述阳极极片的宽度方向从所述阳极集流体突出,所述阳极集流体的表面涂覆有阳极活性物质,所述阳极极片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层,在所述阳极极片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绝缘层沿所述阳极极片的至少一个侧边设置,所述绝缘层与所述阳极活性物质的涂覆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贯穿于所述阳极极片的整个长度。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与多个所述阳极极耳位于所述阳极极片的同侧,所述阳极极耳的表面也覆盖有所述绝缘层,所述阳极极耳的头部留有空箔区。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宽度为所述阳极集流体宽度的2%~10%。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所述阳极活性物质厚度的30%~80%。
本申请一种电芯,由阳极极片、阴极极片和隔膜卷绕而成,所述阳极极片为本申请的阳极极片;所述阴极极片包括阴极集流体和多个阴极极耳,多个所述阴极极耳从所述阴极集流体突出,所述阴极集流体的表面涂覆有阴极活性物质。
优选的,所述阴极极片上设置有绝缘层,在所述阴极极片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绝缘层沿所述阴极极片侧边设置,且所述绝缘层与多个所述阴极极耳均位于所述阴极极片的同侧,所述绝缘层与所述阴极活性物质的涂覆区域相邻接或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的,所述阴极极耳的表面也覆盖有所述绝缘层,所述阴极极耳的头部留有空箔区。
优选的,所述阴极极耳上设置有绝缘层,且所述阴极极耳的头部留有空箔区,所述绝缘层与所述阴极活性物质的涂覆区域相邻接或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与所述阴极活性物质的涂覆区域相邻接的一侧为绝缘层邻接侧,所述阴极极耳与所述阴极集流体相连的一侧为连接侧,在所述阴极极片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邻接侧与所述连接侧之间的宽度为0~2mm。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申请在阳极极片活性物质涂覆区域的边缘设置绝缘层,可防止裁切过程中阴极集流体产生的毛刺刺穿隔膜与阳极活性物质直接接触短路,也可以减缓电芯在高倍率放电条件下极片边缘的热量扩散,防止电芯局部过热;或在高温气氛下因隔离膜收缩等引起的阴极和阳极的物理短路等。采用本申请阳极极片的电芯,可以大大提高电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阳极极耳和阴极极耳位于电芯同侧的示意图;
图2为阳极极耳和阴极极耳位于电芯异侧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阳极极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阳极极片的示意图;
图5为阳极极耳和阴极极耳位于电芯同侧电芯卷绕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阳极极耳和阴极极耳位于电芯异侧电芯卷绕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阴极极片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阴极极片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阴极极片的示意图。
其中:
1-电芯;
10-阳极极片;
11-阳极集流体;
12-阳极极耳;
13-阳极活性物质;
20-阴极极片;
21-阴极集流体;
22-阴极极耳;
23-阴极活性物质;
30-绝缘层;
40-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5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外免疫细胞制剂的修饰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自然杀伤细胞的体外纯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