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鼓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4606.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2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江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13/02 | 分类号: | G10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尤其涉及一种腰鼓。
背景技术
腰鼓是中国汉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腰鼓是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现有技术的腰鼓在击打时容易在腰间晃动,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腰鼓,结构简单,腰鼓棒的收纳和携带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腰鼓,包括腰鼓主体、两块皮质蒙面、多个蒙面固定钉、一对绸带固定片、一对中心转杆、一对绸带连接环、肩部绸带、腰部绸带、一对第一扣接环、两根腰鼓棒、一对第二扣接环、两块装饰布及多个装饰布固定钉;所述的两块皮质蒙面通过所述的多个蒙面固定钉包覆在所述的腰鼓主体的两端,构成腰鼓本体,所述的腰鼓本体的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所述的一对绸带固定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腰鼓主体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的腰鼓主体的一侧上部及下部,所述的一对绸带固定片为弧面圆形结构;所述的一对中心转杆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绸带固定片的中心,所述的中心转杆与所述的绸带固定片垂直,所述的一对中心转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连接环孔,所述的一对绸带连接环分别通过所述的连接环孔对应穿插在所述的一对中心转杆的端部;所述的肩部绸带及腰部绸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绸带连接环连接;所述的一对第一扣接环分别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的绸带固定片的两侧,位于所述的腰鼓主体的一侧上部,所述的一对第二扣接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两根腰鼓棒上,位于所述的两根腰鼓棒的顶部,所述的一对第二扣接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第一扣接环相适配,使所述的两根腰鼓棒活动扣接并悬挂在所述的腰鼓主体的一侧;所述的两块装饰布分别通过所述的多个装饰布固定钉固定在所述的两根腰鼓棒上,位于所述的两根腰鼓棒的上部。
上述的腰鼓,其中,所述的肩部绸带上设有长度调节扣,所述的腰部绸带上也设有长度调节扣。
上述的腰鼓,其中,所述的腰鼓主体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条加强筋,所述的多条加强筋纵向设置且与所述的腰鼓主体连接成一体结构。
上述的腰鼓,其中,所述的腰鼓主体的一侧外壁上设有防滑软垫,位于所述的一对绸带固定片之间。
上述的腰鼓,其中,所述的防滑软垫上设有两条嵌装通槽,所述的两条嵌装通槽纵向设置,且所述的两根腰鼓棒的下部分别适配嵌入在所述的两条嵌装通槽内。
本实用新型能将腰鼓主体稳定的置于腰间,便于击打,且击打时腰鼓主体晃动幅度较小,尤其适合初学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鼓的腰鼓本体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鼓的腰鼓棒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鼓的腰鼓主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腰鼓,包括腰鼓主体1、两块皮质蒙面2、多个蒙面固定钉3、一对绸带固定片4、一对中心转杆5、一对绸带连接环6、肩部绸带7、腰部绸带8、一对第一扣接环9、两根腰鼓棒10、一对第二扣接环11、两块装饰布12及多个装饰布固定钉13;所述的两块皮质蒙面2通过所述的多个蒙面固定钉3包覆在所述的腰鼓主体1的两端,构成腰鼓本体,所述的腰鼓本体的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所述的一对绸带固定片4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腰鼓主体1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的腰鼓主体1的一侧上部及下部,所述的一对绸带固定片4为弧面圆形结构;所述的一对中心转杆5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绸带固定片4的中心,所述的中心转杆5与所述的绸带固定片4垂直,所述的一对中心转杆5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连接环孔,所述的一对绸带连接环6分别通过所述的连接环孔对应穿插在所述的一对中心转杆5的端部;所述的肩部绸带7及腰部绸带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绸带连接环6连接;所述的一对第一扣接环9分别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的绸带固定片4的两侧,位于所述的腰鼓主体1的一侧上部,所述的一对第二扣接环11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两根腰鼓棒10上,位于所述的两根腰鼓棒10的顶部,所述的一对第二扣接环11分别与所述的一对第一扣接环9相适配,使所述的两根腰鼓棒10活动扣接并悬挂在所述的腰鼓主体1的一侧;所述的两块装饰布12分别通过所述的多个装饰布固定钉13固定在所述的两根腰鼓棒10上,位于所述的两根腰鼓棒10的上部。
所述的肩部绸带7上设有长度调节扣14,所述的腰部绸带8上也设有长度调节扣14,可用于调节肩部绸带7和腰部绸带8的长度,便于将腰鼓本体固定在腰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4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笛子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串口和USB通讯的智能卡拉OK网络调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