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抽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4400.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0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华;方亮;邵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地址: | 245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抽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蓄电池抽酸机。
背景技术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采用吸液式隔板,借助贫液设计和限压阀实现氧气的再化合循环,达到蓄电池免维护效果。蓄电池在生产制造时,为了使同组的蓄电池隔板中硫酸饱和度一致性,通常采用富液加酸,在内化成后期用恒压或者涓流充电将多余的酸液抽出,控制单体隔板稀硫酸饱和度在98%左右(贫液),剩余2%左右做为通道实现氧气再化合循环。而这个过程必须使用到抽酸设备。
目前蓄电池制造商使用的抽酸设备有大型真空站抽酸系统和小型移动式抽酸机,小型移动式抽酸机其成本低、灵活度高等特点备受蓄电池制造商青睐。而目前蓄电池制造商及市面上推售的小型移动式抽酸机存在以下不足:
①采用旋片式真空泵,运行需消耗的真空泵油或机油,运行成本较高;
②负压下抽酸会生产酸雾,进入旋片式真空泵内腐蚀真空泵内腔或零件,维护成本高;
③当真空泵停机时,瞬间抽酸筒内负压会导致旋片式真空泵内机油倒吸进入抽酸筒,污染抽酸筒内稀硫酸,使其无法回收利用;
④旋片式真空泵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大量油烟和溅出油渍污,不仅污染作业环境还造成浪费;
⑤没有负压调节系统,无法在抽酸过程中控制压力参数,压力过大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造成蓄电池隔板损坏(电池短路)和酸液过抽,压力过小影响抽酸效率,且蓄电池抽酸不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一定调控能力的抽酸机。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蓄电池抽酸机,所述抽酸机包括用于对抽酸机提供真空环境的真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组件通过导管与用于缓冲的缓冲筒组件相连通,所述缓冲筒组件通过导管与抽酸筒组件相连接。
所述真空泵组件包括水环式真空泵以及用于对水环式真空泵提供循环水的水箱,在水箱的侧面设有用于排水带阀门的排水口。
所述缓冲筒组件包括缓冲筒以及设置在缓冲筒上用于更换缓冲液的排液阀,在缓冲筒上设有用于控制抽酸机内气压大小的智能负压控制表。
所述抽酸筒组件包括抽酸筒以及用于排出抽酸筒中酸液的排液阀,在抽酸筒上设有用于检测抽酸筒酸液高度的硫酸液位高度报警系统,以及设置在抽酸筒上用于连通抽酸筒与蓄电池内部的连接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抽酸筒上设置的塑料管道,所述塑料管道通过连接管道与能够深入蓄电池单体内部用于抽酸的抽酸头相连接。
所述抽酸筒上设有1个以上的塑料管道。
所述塑料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塑料管道开启与闭合的阀门。
硫酸液位高度报警系统包括第一导电棒,第一导电棒与电源的电极相连接,电源的另一电极通过导线与用电器的一端相连接,用电器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电棒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棒和第二导电棒的一端处于抽酸筒内部,在抽酸筒内部抽取酸液量的液面与第一导电棒和第二导电棒同时接触时,电源、用电器、第二导电棒和第一导电棒形成闭合电回路。
所述抽酸机下端设有用于移动抽酸机的底盘,在底盘下设有用于滚动的滚轮。
所述抽酸筒上刻有刻度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自动控制和调节抽酸筒内负压大小的蓄电池抽酸机,解决了抽酸压力大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造成蓄电池隔板损坏(电池短路)和酸液过抽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抽酸压力小导致生产效率低和电池抽酸不净的问题并且该实用新型改进了抽真空系统,相比传统的抽真空系统,设备硬件成本相当,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备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更重要的是不仅完全避免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污染,还能完全避免对回收稀硫酸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硫酸液位高度报警系统。
1、水环式真空泵,2、水箱,3、导管,4、智能负压控制表,5、硫酸液位高度报警系统,6、塑料管道,7、阀门,8、抽酸筒,9、滚轮,10、底盘,11、排液阀,12、缓冲筒,13、进液阀门,14、连接管道,15、抽酸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4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