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股骨颈骨折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4331.3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荣;丁舒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荣;丁舒晨 |
主分类号: | A61B17/76 | 分类号: | A61B17/76;A61B17/8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股骨颈 骨折 用多轴 锁定 钢板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植入物,特别是涉及一种股骨颈骨折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股骨颈骨折是髋部最常见的损伤,在全身骨折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多因走路不小心跌倒、臀部着地而引起,伤后髋部疼痛,伤者不能站立和行走。股骨颈骨折的大多数有比较明显的移位,骨折不稳定,故多数需要手术治疗。目前,较为普遍的手术治疗为植入多枚螺钉固定,但是,单纯使用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并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各种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股骨颈骨折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构,其结构稳定性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股骨颈骨折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构,包括钢板和多颗固定螺钉,所述多颗固定螺钉包括多颗与钢板的上段部相连接的第一固定螺钉、以及多颗与钢板的中下段部相连接的第二固定螺钉;所述钢板的长度L1为80mm-120mm,所述第一固定螺钉的长度L2为95mm-125mm、且第一固定螺钉的远端上螺纹部分的长度L3为22mm-26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螺钉有四颗,第一固定螺钉与钢板相连接的近端呈菱形状排布。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螺钉有三颗,第二固定螺钉与钢板相连接的近端呈直线状排布。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固定螺钉的近端都通过角度调节锁定机构与钢板相连接,角度调节锁定机构使第一固定螺钉与钢板之间具有0°-18°的可调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螺钉与钢板之间的角度为125°-130°。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固定螺钉近端的锁定环、以及开设在钢板上的锁定孔,所述锁定环呈C字形,锁定环的外周面为圆弧凸面,所述锁定孔的内周面为圆弧凹面,所述锁定环的圆弧凸面与锁定孔的圆弧凹面相咬合。
优选地,所述钢板、第一固定螺钉和第二固定螺钉三者的材质相同。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股骨颈骨折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多颗第一固定螺钉和多颗第二固定螺钉可将钢板植入并固定于股骨的股骨颈及骨干的一侧,故适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钢板固定的稳定性较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股骨颈骨折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度调节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钢板
11 锁定孔
12 圆弧凹面
2第一固定螺钉
3第二固定螺钉
4锁定环
41 圆弧凸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股骨颈骨折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构,包括钢板1和多颗固定螺钉,所述多颗固定螺钉包括多颗与钢板1的上段部相连接的第一固定螺钉2、以及多颗与钢板1的中下段部相连接的第二固定螺钉3,所述多颗第一固定螺钉2用于植入股骨的股骨颈中,所述多颗第二固定螺钉3用于植入股骨的骨干中,从而将钢板1植入后固定。为了使上述固定结构能够较好地适用于股骨颈骨折,所述钢板1的长度L1为80mm-120mm,所述第一固定螺钉2的长度L2为95mm-125mm、且第一固定螺钉2的远端上螺纹部分的长度L3为22mm-26mm;因此,第一固定螺钉2远端的螺纹部分能够全部旋入、并跨越股骨颈的骨折线,实现对滑动加压固定。所以,本申请通过多颗第一固定螺钉2和多颗第二固定螺钉3可将钢板1植入并固定于股骨的一侧,通过多颗第一固定螺钉2实现了钢板1的多轴锁定,钢板1固定的稳定性较好,并通过钢板1尺寸和第一固定螺钉2尺寸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提高股骨颈骨折治疗效率。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螺钉2有四颗,第一固定螺钉2与钢板1相连接的近端呈菱形状排布,使得力学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固定螺钉3有三颗,第二固定螺钉3与钢板1相连接的近端呈直线状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荣;丁舒晨,未经刘志荣;丁舒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4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