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VR蒸氨一体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13783.X | 申请日: | 2016-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7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姜广义;区瑞锟;李宇翔;舒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心德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C1/02;C01C1/16;C01C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国际生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vr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VR蒸氨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高氨氮废水一般是指氨氮浓度大于500mg/L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处理高氨氮高盐废水时,首先对废水进行脱氨处理,后对废水进行浓缩结晶处理。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利用吹脱法和气提法去除高浓度氨氮。吹脱法常用空气作为载体,将气体通入水中,使气液相互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的游离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氨氮的目的,但是采用该方法脱氨氮的效率较低,出水氨氮仍偏高。汽提法常用蒸汽作为载体,用鲜蒸汽将高氨氮废水中的游离氨转变为氨气逸出,即在高pH值时,使废水与蒸汽密切接触,从而降低废水中氨浓度的过程,但是采用该方法需要大量的鲜蒸汽,能耗要求高,热能利用率低。
在后续工艺中,现有技术对废水进行浓缩结晶处理时常采用多效蒸发系统,蒸汽冷凝水直接排出系统,同样存在鲜蒸汽需求量大、能耗要求高、热效率低、设备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MVR蒸氨一体化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处理高氨氮高盐废水,能大大降低能耗,同时能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和资源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VR蒸氨一体化装置,包括脱氨塔、蒸发结晶器和蒸汽压缩机;所述蒸发结晶器的二次蒸汽出口分别连接脱氨塔的载气入口和蒸汽压缩机入口;所述蒸汽压缩机出口与蒸发结晶器蒸汽入口连接;所述蒸发结晶器设有鲜蒸汽入口;所述脱氨塔的脱氨载气流量与所述脱氨塔的废水流量的比例为1/5~1/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脱氨塔的废水出口与所述蒸发结晶器的废水入口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离心机;所述离心机的晶浆入口与母液出口分别与所述蒸发结晶器的晶浆出口和母液入口连接,该离心机设有结晶盐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预热器;所述预热器设有接高氨氮高盐废水的冷侧入口,该预热器的冷侧出口与所述脱氨塔的废水入口连接,热侧入口与所述蒸发结晶器的冷凝水出口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吸收塔和真空泵;所述吸收塔的氨气入口与所述脱氨塔的氨气出口连接,该吸收塔的尾气出口与所述真空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真空泵设有尾气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收塔的吸收液入口与所述预热器的热侧出口连接,该吸收塔设有氨水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树脂罐;所述树脂罐的冷凝水入口与所述预热器的热侧出口连接,该树脂罐设有回用水出口;所述树脂罐设有再生液入口,该树脂罐的再生液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吸收液入口连接;所述吸收塔设有吸收液入口和铵盐出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处理高氨氮高盐废水鲜蒸汽需求量大、能耗高、热能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脱氨塔与蒸发结晶器的耦合,优化了热能的利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减少了进入蒸汽压缩机的蒸汽量,降低了蒸汽压缩机的处理量,节省了设备投资成本,同时大大降低了能耗。
2、利用蒸发结晶器的蒸发作用,不仅能使废水浓缩结晶,而且能对废水起到二次脱氨的作用,增加了整个装置的脱氨率。
3、蒸发结晶器产生的冷凝水作为热介质对高氨氮高盐废水进行预热,减少了脱氨塔所用蒸汽载体的热损失,提高了蒸汽热能利用率。
4、通过本装置处理高氨氮高盐废水,能实现废水零排放,同时还能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并能产出氨水、铵盐等有价值的副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组件直接相连,而是采用该技术领域内的技术手段相连,或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附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心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心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3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