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交通隔离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2995.6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 |
主分类号: | E01F9/688 | 分类号: | E01F9/688;E01F9/654;E0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交通 隔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引导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交通隔离桩。
背景技术
交通锥是一种道路交通隔离警戒设施,现有的交通锥为多面结构,每个面上设有彩色反光警示条,用于对道路交通进行临时隔离。交通锥之间的间隙不能阻止行人,甚至摩托车、电瓶车的通行。在有必要对行人、摩托车、电瓶车进行交通隔离的情况下,通常会使用交通隔离栏,或者采用两个交通锥或道桩之间系上交通警戒线的方式。交通隔离栏稳定性强,但是制造成本及维护成本高,不适合用于交通临时隔离,也不适合用于短距离的交通隔离。两个交通锥或道桩之间系上交通警戒线,操作繁琐,警戒线需要另外找寻,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带警戒线的多功能交通隔离桩。
一种多功能交通隔离桩,包括底座和中空桩体,所述桩体内部设有中心轴,中心轴上缠绕有警戒带,所述警戒带一端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另一端连接有卡接条;所述桩体顶部设有矩形通槽,所述警戒带从所述矩形通槽中穿出,连接到所述卡接条上;所述卡接条上设有卡接环,其宽度大于所述矩形通槽的宽度;所述桩体外侧上部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挂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连接有摇动手柄,所述摇动手柄设置于所述桩体外侧;所述桩体相对的内侧面均设有U型槽,所述中心轴两侧分别置于所述U 型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可以呈圆柱或圆锥形,也可以呈长方体或正多面锥体;所述桩体,对应于所述中心轴的位置上,设置有检视窗口;若桩体为长方体或正多面锥体,还可以一个面与所述桩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的至少一个锥面上设有警示牌放置槽;所述桩体顶面设有立式插槽,用于插放警示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内置警戒带,便于对道路进行临时隔离,解决了警戒带容易丢失损毁等问题,警戒带端头设计卡接环,便于卡接到另一个交通隔离桩上,实现交通隔离;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两个交通隔离桩连接示意图;
图5为U型槽位置及结构示意图;
图6为警示牌立式插槽及放置槽的位置及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交通隔离桩,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底座10和中空桩体20,所述桩体呈四面锥体,所述桩体内部水平设有中心轴301,中心轴 301上缠绕有警戒带302,所述警戒带302一端固定于所述中心轴301上,另一端连接有卡接条303;所述桩体顶面设有矩形通槽202,所述警戒带302从所述矩形通槽202中穿出,连接到所述卡接条303上;所述卡接条303上设有卡接环304,其宽度大于所述矩形通槽202的宽度;所述桩体外侧上部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挂接部203,所述挂接部可以为挂接环、挂接耳等任何可以用于挂接的结构,图1中表示为挂接环。四个挂接部203,使得交通隔离桩可以同时连接来自四个不同方向的警戒带。若不设置挂接部203,交通隔离桩的卡接环304也可以直接连接另一个交通隔离桩的卡接环304上。所述警戒带上设有荧光条,天黑时具有反光作用,其上还可以系有小三角彩旗。
拉动交通隔离桩的卡接环304,带动警戒带302从矩形通槽202拉出,再扣接到另一个交通隔离桩的挂接部203上,如图4所示。当需要收回警戒带 302时,只需转动中心轴301即可,卡接条303固定警戒带302,同时防止警戒带302进入桩体内部。中心轴的驱动方式,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未经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2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