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PS老化测试拓扑结构及拓扑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2390.7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尹韶文;王营辉;尹雪芹;刘小锋;张厚芯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ps 老化 测试 拓扑 结构 网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PS老化测试拓扑结构及拓扑网络。
背景技术
随着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行业发展,很多负载设备对UPS需求越来越大,各种大功率的UPS也随之进入市场。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UPS的质量,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老化测试,在UPS生产过程必然要消耗越来越多的电能,不断增大对电网负担,其中最耗电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就是老化。
目前UPS的老化方法是使用电阻负载进行长期运行,结合图1,在线式UPS拥有四路回路:
电池逆变回路①,电池放电,通过电池开关、逆变器、静态开关和输出开关QF5向负载提供电能;
主回路②,市电电网通过输入开关QF1、整流器给逆变器供电,逆变器通过静态开关和输出开关QF5输出给负载供电;
旁路回路③,旁路电源通过旁路开关QF2和旁路的静态开关和输出开关QF5给负载供电;
维修旁路回路④,旁路电源通过维修旁路开关QF3给负载供电。
并且,上述四个回路每一路都需进行老化,电能最终都流向阻性负载,最后转化为热能损耗散发出去。
然而这种老化方法对于大功率、大批量、老化时间长的UPS来说,不仅对阻性负载的要求极为严格,导致整个系统复杂,而且UPS系统中每个UPS老化对电网的需求量大,能源消耗大,加之UPS不能并网运行,老化主要依靠阻性负载,因此UPS的老化成本急剧增加,造成资源浪费。以一台额定功率为100kVA的UPS为例,其进行额定功率老化1h,就需要消耗100kWh电能,如果进行100台这样的UPS进行老化10h,就需要消耗100000kWh电能。一台额定功率500kVA的UPS,进行400h长期老化,就需要200000kWh电能。
同时,如此大的能源消耗量也给电网增加了极大的负担,从而目前的电网容量也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UPS的扩产,阻碍了UPS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PS老化测试拓扑结构,旨在解决目前对于功率大、数量多的UPS进行老化测试造成资源浪费、对电网负担大,以及老化测试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UPS老化测试拓扑结构,所述拓扑结构包括电池逆变回路、主回路、旁路回路和维修旁路回路,所述主回路中包括一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并网运行于电网中,所述逆变器的直流电侧通过整流器与电网连接,所述逆变器的交流电侧与电网连接,所述逆变器恒功率或恒压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器输出的恒定功率阶段性可调。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逆变回路、所述主回路、所述旁路回路、所述维修旁路回路中的至少之一,包括一开关,通过所述开关选择老化测试回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断路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隔离开关。
更进一步地,电能从电网通过所述电池逆变回路和/或所述主回路输出,输出的电能通过所述旁路回路和/或所述维修旁路回路返回至电网。
更进一步地,所述拓扑结构与另一UPS连接,所述电能从所述电池逆变回路、所述主回路、旁路回路、维修旁路回路中的至少之一输出,并且输出的电能通过另一UPS返回至电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PS老化测试拓扑网络,所述拓扑网络包括多个上述的UPS老化测试拓扑结构,多个所述拓扑结构并联于电网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PS老化测试拓扑网络,所述拓扑网络包括第一拓扑结构和第二拓扑结构,所述第一拓扑结构和所述第二拓扑结构均为上述的UPS老化测试拓扑结构;
所述第一拓扑结构的输入端连接电网,所述第一拓扑结构的输出与所述第二拓扑结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拓扑结构的输出端连接电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PS老化测试拓扑网络,所述拓扑网络包括多个子网络,每一所述子网络均为上述的拓扑网络,多个子网络并联于电网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2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