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妇科肿瘤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0202.7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6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青;纪妹;郭祥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倩青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妇科 肿瘤 诊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妇科肿瘤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
妇科肿瘤疾病分布范围较小,而妇科患者在进行肿瘤诊断分析时,通常采用的检测装置为全身性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这种检测装置不能针对性的进行诊断成像,影响后期的病情判断,大幅增加了病情判断的偶然性,长此以往,不仅对病情诊断的不准确性增加,直接影响病人病情的及时治疗,甚至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妇科肿瘤诊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妇科肿瘤诊断装置,包括床体、支腿、控制装置和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床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支腿,床体的顶端设有两个导轨和躺垫,两个导轨对称设在躺垫的两侧,导轨是T型导轨,导轨上设有支柱,支柱的底端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槽,支柱与导轨是滑动连接,两个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横梁,横梁的中部内设有天窗孔,天窗孔内设有丝杠和两个导杆,两个导杆对称设在丝杠的两侧,丝杠的一端突出天窗孔的侧壁,且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在一支柱的外侧,丝杠与天窗孔的侧壁是转动连接,丝杠和导杆上共同设有移动箱,移动箱与丝杠是螺纹连接,移动箱与导杆是滑动连接,移动箱的顶端设有控制装置,移动箱的底端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核磁共振成像装置,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底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离子作用探护罩,一立柱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上设有调频旋钮,控制装置分别与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和显示屏连接;控制装置内部设有反馈通道,反馈通道左侧设有外接口,反馈通道右侧设有震荡滤膜,震荡滤膜右侧设有离子吸收器,离子吸收器上设有感应触点,感应触点与感应处理器连接;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内部设有离子发生器,离子发生器右侧设有控制干扰线管,离子发生器内部设有聚集反应层,聚集反应层下侧设有扩散通道,扩散通道下侧设有均匀发生探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床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4或6个支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离子作用探护罩是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躺垫共人躺卧检测,降低过程中的不舒适性;对人体部位的检测是局部单独检测,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且检测过程基本上是自动完成,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妇科肿瘤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妇科肿瘤诊断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妇科肿瘤诊断装置的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支腿,3-导轨,4-滑槽,5-支柱,6-横梁,7-天窗孔,8-丝杠,81-导杆,9-移动箱,10-控制装置,101-反馈通道,102-外接口,103-震荡滤膜,104-离子吸收器,105--感应触点,106-感应处理器,11-电动伸缩杆,12-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21-离子发生器,122-控制干扰线管,123-聚集反应层,124--扩散通道,125-均匀发生探头,13-支架,14-离子作用探护罩,15-电机,16-显示屏,17-调频旋钮,18-躺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倩青,未经王倩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02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热成像温度在线动态监测预警装置
- 下一篇:红外测温监测组网系统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