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扭片组装内架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9850.0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1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至爱自动化设备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405;H01R13/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组装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头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一体式扭片组装内架端子。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指将电器用品等装置连接至电源的装置。电源插座和插头根据国家在地区的不同,在外型、等级、尺寸和种类方面都有所不同。各个国家都有政府制订的标准。电源插头又叫电源线插头,英文是power plug。使用在各种领域,各个国家。根据电源插头的用途不一样,电源线插头可以使用在250V、125V、36V的电压上,根据电流的不同有可以使用在16A、13A、10A、5A 、2.5A。频率一般为50/60Hz。
按国家标准结构的规定,如中国两插插头所用到物料是:两片五金插片和一个塑胶内架,生产需要依次经过:“打端子”(两次)-“装内架”-“成型插头”。这种方式工序多,生产效率低,并且浪费人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扭片组装内架端子,其可减少生产工序,节约人工,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扭片组装内架端子,包括有内架以及至少两插片;该两插片均与内架镶嵌成型固定连接,每一插片的尾端均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扭转部和U型铆接部,扭转部和U型铆接部均向后伸出内架的后侧面。
优选的,所述内架上设置有至少两固定槽,每一插片的尾端穿过对应的固定槽向后延伸,每一固定槽的一内侧边成型有一凸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两插片均与内架镶嵌成型固定连接,使得本产品只需进行一次铆线即可,有效减少工序,节省人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通过在插片的尾端形成扭转部,以保证铆合性,并增加爬电距离,提升安全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内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与线材铆接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内架 11、固定槽
12、凸点 20、插片
21、扭转部 22、U型铆接部
30、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内架10以及至少两插片20。
该内架10为塑胶材质。该两插片20均与内架10镶嵌成型固定连接,每一插片20的尾端均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扭转部21和U型铆接部22,扭转部21和U型铆接部22均向后伸出内架10的后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架10上设置有至少两固定槽11,每一插片20的尾端穿过对应的固定槽11向后延伸,每一固定槽11的一内侧边成型有一凸点12,以保证插片20中心距离和身长,产品品质更加稳定。
使用时,将前端剥皮的两线材30分别置于两插片20的U型铆接部22中,然后,将U型铆接部22铆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利用两插片均与内架镶嵌成型固定连接,使得本产品只需进行一次铆线即可,有效减少工序,节省人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通过在插片的尾端形成扭转部,以保证铆合性,并增加爬电距离,提升安全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至爱自动化设备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至爱自动化设备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9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