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周边元件拉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9363.4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2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申凌精密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02 | 分类号: | B21C3/02;B21C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周边 元件 拉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周边元件拉伸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生产的在产品拉伸过程中材料不易压住,导致产品产生拉裂和产品起皱的现象,正常的拉伸无法达到客户要求。
本模具是用于制备汽车周边元件金属拉伸产品,此金属拉伸产品如图1所示,金属拉伸产品的长度为71.3mm,宽度为20.5mm,高度为15.7mm的拉伸件,金属拉伸产品开口部位圆弧型,此产品四周不能出现刮痕,起皱现在。在模具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口部位圆弧型,生产过程中完成圆弧部分的成型,在完成产品的深拉伸,从而产生的内应力非常大,使生产中模具的下模模仁经常性开裂和模损导致模具无法正常生产,及产品四周出现拉伤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周边元件拉伸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周边元件拉伸模具,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板、第二段板、第三段板和第四段板,第一段板、第二段板、第三段板和第四段板共用一组上模座和下模座,且第一段板、第二段板、第三段板和第四段板均包括互相配合的上模组和下模组;
所述第一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和第一脱料板,第一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下模板、第一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第一脱料板上纵向设置有第一脱料入子,所述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和第一脱料入子上自上而下穿过有第一上模冲子,所述第一下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脱料入子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下模入子;
所述第二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二上垫板、第二止挡板和第二脱料板,第二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二下模板、第二下垫板A、第二下夹板、第二下垫板B和下模座;所述第二脱料板上纵向设置有第二脱料入子,所述第二下夹板、第二下垫板A和第二下模板上自下而上穿过有第二下模冲子,所述第二下模冲子的位置与第二脱料入子相对应,所述第二段板的下模组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下垫板A向上浮升的第二伸缩装置;
所述第三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三上垫板和第三止挡板,第三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三下模板、第三下垫板A、第三下夹板、第三下垫板B和下模座;所述第三止挡板上纵向设置有第三脱料入子,所述第三下夹板、第三下垫板A和第三下模板上自下而上穿过有第三下模冲子;所述第三段板的下模组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三下垫板A向上浮升的第三伸缩装置;
所述第四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四上垫板、第四上夹板、第四止挡板、第四脱料板和下模座,第四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下模板、第四下垫板和下模座;第四段板的上模组上设置有第四脱料入子,第四段板的下模组上设置有与第四脱料入子相对应的第四下模入子。
进一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和第三伸缩装置均包括弹簧。
进一步,所述第二下垫板B和第二下夹板上设置有同轴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弹簧,弹簧的顶部抵于第二下垫板A的底部,弹簧的底部锁住位于下模座上的止符螺丝。
进一步,所述第三下垫板B和第三下夹板上也设置有同轴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弹簧,弹簧的顶部抵于第三下垫板A的底部,弹簧的底部锁住位于下模座上的止符螺丝。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9mm,所述弹簧的直径为27mm。
进一步,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两个止符螺丝,两个止符螺丝分别位于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上通孔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三止挡板上横向依次设置有三个第三脱料入子,所述第三下夹板、第三下垫板A和第三下模板上自下而上穿过有三个与三个第三脱料入子相对应的第三下模冲子,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三下模冲子外设置有第三下模入子,第三下模入子纵向设置于第三下模板和第三下垫板A上。
进一步,所述第四脱料板上横向设置有三个第四脱料入子,所述第四下模板上横向设置有三个与三个第四脱料入子相对应的第四下模入子;其中两个相邻的第四脱料入子内纵向穿过有第四上模冲子,所述第四上模冲子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四上夹板、第四止挡板和第四脱料入子。
进一步,所述第一段板的下模组中的第一下垫板为上下设置的两层;所述第四段板的下模组中的第四下垫板为上下设置的两层。
进一步,所述下模座底部设置有下垫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在产品抽引过程中不易开裂,外观良好,模具结构简单稳定,方便维护,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申凌精密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申凌精密金属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9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