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8416.0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6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杰;李凌铃;邬林波;李跃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9 | 代理人: | 潘朱慧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压 定位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夹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弱刚性壳体工件深孔加工的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壁厚较薄、刚性较差的一类工件即待加工工件,如图1所示,在加工前,其待加工面304中的内圆及底面处于毛坯状态,须对内圆进行精车。此类工件由于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要求都比较高,常常因装夹变形较大而导致尺寸超差、工件报废。
常规的加工方法是:利用卡盘夹紧外圆部分,利用轴向端面作定位,然后精车内圆。这种做法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工件外圆部分长度较长,使用卡盘夹紧,装夹精度较低,难以保证整段内圆尺寸的一致性;工件刚性较差,使用卡盘装夹须精准控制夹紧力度,以防工件变形,操作难度很大;工件的整段壁厚都较薄,易产生加工变形;由于工件对夹紧力较为敏感,所以难以在数控设备上加工,限制了可以选择的有效工艺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弱刚性壳体工件深孔加工的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实现减小工件装夹的累积误差,降低工件的装夹难度,缩短装夹时间,操作简便且可靠稳定,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夹具体,所述夹具体设置在车床主轴卡盘上;所述夹具体设有内腔;
活塞盖,其设置在所述夹具体后端的上端表面;
薄壁套,其设置在所述夹具体的内腔处;
所述活塞盖与薄壁套的外部及所述夹具体的内腔构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内部设有液压油;
注油活塞,所述注油活塞设置在所述腔体内部;
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贯穿活塞盖来与所述注油活塞相接触;通过旋转所 述调节螺钉,带动所述注油活塞在腔体内移动,对油压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薄壁套的外部设有环形槽,其与所述夹具体内腔侧壁构成所述腔体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薄壁套两端与所述夹具体内腔侧壁相接触处分别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注油活塞与所述夹具体内腔侧壁接触部位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夹具体内设有的进油管道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夹具体还设有第一密封螺钉孔与所述进油管道连通作为进油口;所述第一密封螺钉孔设有相匹配的第一密封螺钉。
优选地,所述夹具体设有第二密封螺钉孔,所述第二密封螺钉孔与所述腔体连通作为排气孔;所述第二密封螺钉孔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密封螺钉。
优选地,所述夹具体的内腔依次设有多个薄壁套,多个薄壁套的长度总和与待加工工件的长度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夹具体后端端面设有定位面;将待加工工件装入所述薄壁套的内腔中,使待加工工件的基准端面与所述定位面接触,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基准外圆与薄壁套内圆接触。
优选地,所述夹具体后端端面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待加工工件后端端面的边缘处设有所述定位槽;待加工工件装入所述薄壁套的内腔,使所述定位槽卡入相匹配的所述定位块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压压力来夹紧工件,其夹紧力分布均匀,对工件损伤较小;夹具的夹紧力可以调节,适用于各类工件;该装置可以在数控设备与非数控设备上通用,便于大批量生产。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减小工件装夹的累积误差,降低工件的装夹难度,缩短装夹时间,操作简便且可靠稳定,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待加工工件的整体结构的右视图;
图2为待加工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的零件分解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的零件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中的活塞盖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中的活塞盖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式定位夹紧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端、后端是规定以图2为准,其中,图2左侧为前端,右侧为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8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订单详情课程信息的展示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教学监管学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