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携带的手机取卡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6110.1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1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彦庆;潘玉贞;王泽民;王斌;张俊亮;朱元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3818 | 分类号: | H04B1/3818;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携带 手机 取卡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的取卡针技术,此取卡针能够方便使用者的携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手机取卡针比较单一,携带的过程非常不方便,且容易误伤携带者;人们外出时通常无法携带取卡针,这给外出需要携带取卡针的人带来了极大的不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手机取卡针,它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携带的手机取卡针,整个取卡针外形为圆柱体。包括:铝制外壳、橡胶保护层、钢针、螺栓、套环。取卡针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由钢针、螺栓和套环组成的取卡部分,以及由铝制外壳和橡胶保护层组成的保护外壳,两大部分采用螺纹连接;钢针固定在螺栓上,套环在取卡部分的最顶部,方便与钥匙环等连接在一起;橡胶保护层紧贴在铝制外壳内侧,橡胶保护层中间留有圆孔;螺栓采用螺纹连接与保护外壳相连,用户在完成取卡后把取卡部分与保护外壳拧在一起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方便用户携带,且使用方便。(2)克服了携带普通取卡针刺伤携带者的问题。(3)价格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铝制外壳,102、橡胶保护层,103、钢针,104、螺栓,105、套环;201、取卡部分;301、保护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携带的手机取卡针,整个取卡针外形为圆柱体。包括:铝制外壳(101)、橡胶保护层(102)、钢针(103)、螺栓(104)、套环(105)。取卡针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由钢针(103)、螺栓(104)和套环(105)组成的取卡部分(201),以及由铝制外壳(101)和橡胶保护层(102)组成的保护外壳(301),所述两大部分采用螺纹连接;钢针(103)固定在螺栓(104)上;套环(105)在取卡部分(201)的最顶部,方便与钥匙环等连接在一起;橡胶保护层(102)紧贴在铝制外壳(101)上;橡胶保护层(102)中间留有放钢针(103)的圆孔;螺栓(104)与保护外壳(301)采用螺纹连接,用户在完成取卡后把取卡部分(201)与保护外壳(301)拧在一起即可。
本是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用户携带手机取卡针。用户在使用取卡针时,握住铝制外壳(101)拧下保护外壳(301)后,橡胶保护层(102)圆孔内的钢针(103)裸露在外部,此时用户可以握住螺栓(104)将钢针(103)插入手机取卡孔,取出手机卡;在使用完成后,把取卡部分(201)的钢针(103)插入橡胶保护层(102)的圆孔后,然后通过旋转保护外壳(301)把取卡部分(201)与保护外壳(301)拧在一起;用户可以把取卡针通过套环(105)与钥匙环连接,达到随身携带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学院,未经德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6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土机防粘推斗
- 下一篇:一种罩式吸泥清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