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双层调压线圈端部电场的三个静电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05749.8 | 申请日: | 2016-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9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彭光剑;刘力强;杜振斌;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晏春红 | 
| 地址: | 07105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双层 调压 线圈 电场 三个 静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双层调压线圈端部电场的三个静电环结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容量、高电压的有载调压变压器,调压范围大,级数多,分接引线多,在选择分接开关时,对开断容量、绝缘水平等技术参数要求更高,为解决这些问题,变压器的调压线圈采用了双层调压线圈的结构,而为改善调压线圈的端部电场,当调压线圈为双层调压线圈时,并且在采用一个静电环时,如果静电环比较薄而且斜度大,给工艺和制造加工带来了很大困难,一个静电环已经不能满足设计、工艺和制造的要求,需要改进静电环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双层调压线圈端部电场的三个静电环结构,内层调压线圈和外层调压线圈的端部分别加一个尺寸合适的小静电环,然后再叠加一个大的静电环,与两个小静电环组合在一起,达到改善端部电场,降低制造加工难度的目的,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双层调压线圈端部电场的三个静电环结构,包含高压线圈、中压线圈、外调压线圈、内调压线圈、低压线圈、铁心、角环、大静电环、小静电环、绝缘层一和绝缘层二,所述铁心的外侧依次布置高压线圈、中压线圈、外调压线圈、内调压线圈和低压线圈;所述小静电环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外调压线圈和内调压线圈的端部外侧,大静电环设置在两个小静电环的外侧,大静电环和小静电环之间设有绝缘层一,大静电环的外部两侧设有角环,大静电环和角环之间匹配设有绝缘层二。
所述小静电环的上、下两面外侧均设有倒圆角。
所述大静电环的两侧面为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内调压线圈和外调压线圈的端部分别设置一个尺寸合适的小静电环,然后再叠加一个大的静电环,与两个小静电环组合在一起,降低制造加工难度,改善调压线圈的端部电场,满足工艺和制造加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圈的排列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压线圈的静电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高压线圈1、中压线圈2、外调压线圈3、内调压线圈4、低压线圈5、铁心6、角环7、大静电环8、小静电环9、绝缘层一10、绝缘层二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改善双层调压线圈端部电场的三个静电环结构,包含高压线圈1、中压线圈2、外调压线圈3、内调压线圈4、低压线圈5、铁心6、角环7、大静电环8、小静电环9、绝缘层一10和绝缘层二11,所述铁心6的外侧依次布置高压线圈1、中压线圈2、外调压线圈3、内调压线圈4和低压线圈5;所述小静电环9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外调压线圈3和内调压线圈4的端部外侧,大静电环8设置在两个小静电环9的外侧,大静电环8和小静电环9之间设有绝缘层一10,大静电环8的外部两侧设有角环7,大静电环8和角环7之间匹配设有绝缘层二11。
所述小静电环9的上、下两面外侧均设有倒圆角。
所述大静电环8的两侧面为弧形面。
当调压线圈为双层调压线圈时,并且在采用一个静电环时,如果静电环比较薄而且斜度大,给工艺和制造加工带来了很大困难。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进一步改善了端部电场,而且满足工艺和制造加工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5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主空道绝缘件和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变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