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锁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5334.0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3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雷雪梅;柴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67/28 | 分类号: | E05B67/28;E05B47/00;E05B37/00;E05B45/06;E05B17/22;E05B17/10;B62H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010021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锁。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车是人们出行的一种代步工具。尤其是自行车以及电动车等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骑行时方便快捷,便于停放,是人们重要的代步、出行方式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自行车也需要加入到物联网中,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让自行车更加智能,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才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目前智能车锁在我国普及率极低,并且实用性较差,价格也较高。市场上的车锁为手动机械式的锁具,不具有智能性,需要使用机械钥匙开关锁,且由于开锁时经常在手上粘上锈迹或者车油等,非常不清洁。即使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智能锁,也仅仅起到一些报警功能,不具有自动开关锁等智能化的特点。另一方面,机械锁遇到丢失或忘带钥匙时会让用户很不方便,另外经常性的开锁关锁也不便于用户经常使用。在车主经常由于忘记关锁,而造成车的丢失。而且在自行车停放密集的地方进行找车也成为了用户的一个问题。总之,现有技术中的车锁使得使用者具有较低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外部终端的控制下能够自动开锁和关锁,具有较佳用户体验的车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锁,包括:
锁体,为带有缺口的环形结构;
锁芯,设于所述锁体内的,并能够相对所述锁体滑动;
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锁体内,并与所述锁芯传动连接;
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向外部终端发送所述车锁的信息,所述车锁的信息包括所述车锁是否锁合的状态信息,并接收外部终端的指令,来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锁芯运动将所述缺口闭合或者打开,从而实现所述车锁的锁合或者打开。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蜗轮、蜗杆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齿轮同轴设置,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芯为与所述锁体的形状相匹配的开口环结构,在所述锁芯的外周上设有传动齿,所述驱动装置的齿轮与所述锁芯经所述传动齿啮合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缺口的一端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车锁是否锁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数目为两个,分别沿着锁体的环向排布,其中位于邻近所述缺口一侧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锁芯伸出所述锁体的一端的位置,另一个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锁芯位于所述锁体内的一端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耦合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所述车锁所锁的车的运动状态,当监测到车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且车锁处于打开状态时,车锁将自动锁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感器为加速度、角速度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锁体上的定位指示灯,所述定位指示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找寻所锁车时,对车进行定位指示。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锁体内的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车锁进行供电。
优选地,在所述锁体上还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供电模块电连接,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对所述供电模块充电。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锁体内的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当所述供电模块的电量低于预设值时,用于向所述向外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锁体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手动按钮,所述手动按钮包括第一按钮、第二按钮和第三按钮,
所述第一按钮用于手动锁车,
所述第二按钮为密码输入键,用于输入密码,进行手动开锁,
所述第三按钮为确认键,用于对输入的每一位密码进行确认。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彼此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和无线数据收发模块,所述控制装置经所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外部终端无线连接,实现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为蓝牙模块。
优选地,所述外部终端经所述蓝牙模、块的蓝牙RISS值计算出车锁使用者距离车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5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自组网通信的智能指挥调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增压散热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