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超低排放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4777.8 | 申请日: | 201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9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裘磊;方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致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排放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超低排放脱硫塔。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脱硫塔难以满足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要求,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SO2排放浓度小于35mg/Nm3。烟气超低排放脱硫通常选用的脱硫剂为石灰石,由于石灰石是一种中强碱弱酸盐(CaCO3),比较诸如NaOH、NH3H2O等强碱吸收SO2来说,其形成的石灰石浆液PH不如强碱高,因此,以石灰石为吸收剂时,SO2的气相平衡浓度则较高,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要实现深度脱硫是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须采取提高气液传质效果、合理均布烟气等多项措施,才有可能实现脱硫装置的深度脱硫从而达到SO2超低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传统脱硫塔进行内部结构改造的烟气超低排放脱硫塔,具有提高气液传质效果,合理均布烟气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超低排放脱硫塔,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安装的浆液池、烟气入口层、雾化喷淋层和烟气出口层,所述雾化喷淋层的底端安装有烟气均布导流板,所述雾化喷淋层中架设有若干雾化喷淋管,所述雾化喷淋管上均匀安装有若干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淋管之间的雾化喷淋层内壁上环设有若干防烟气逃逸环。
本申请设置的防烟气逃逸环,可防止烟气逃逸,保证烟气中SO2得到有效吸收,使烟气中SO2浓度达到预设值的要求。因此通过防烟气逃逸环,可以有效避免烟气分布不匀及烟气逃逸。本申请通过塔内流场计算机模拟优化,合理布置烟气均布导流板,喷淋下来的浆液在托盘表面形成液膜,增强SO2吸收能力,在其作用下烟气更趋与均布,便于与喷淋层浆液的均匀混合接触,增强气液接触,强化传质机理,降低液气比。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均布导流板上拼接安装有若干导流板支撑板,所述导流板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孔径为20-50mm;所述导流板支撑板的材质为2205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嘴为双边雾化喷嘴。
本申请通过优化喷淋层喷嘴布置并使用高性能喷嘴,高性能双边雾化喷嘴在深度脱硫中具有的作用为:喷出的浆液粒径更小,增加浆液与烟气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脱硫效率;增加浆液重复覆盖率,使喷淋覆盖率由200%提高到300%,强化吸收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防烟气逃逸环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防烟气逃逸环的材质为丁基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超低排放脱硫塔的烟气均布导流板使烟气更趋与均布,便于与喷淋层浆液的均匀混合接触,增强气液接触,强化传质机理,降低液气比;高性能双边雾化喷嘴提高脱硫效率,强化吸收效果;防烟气逃逸环,可防止烟气逃逸,保证烟气中SO2得到有效吸收,使烟气中SO2浓度达到预设值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超低排放脱硫塔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烟气均布导流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烟气逃逸环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由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烟气超低排放脱硫塔,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安装的浆液池1、烟气入口层2、雾化喷淋层3和烟气出口层4,雾化喷淋层3的底端安装有烟气均布导流板5,烟气均布导流板5上拼接安装有若干2205不锈钢的导流板支撑板6,导流板支撑板6上开设有若干孔径为30mm的导流孔7;雾化喷淋层3中架设有若干雾化喷淋管8,雾化喷淋管8上均匀安装有若干双边雾化喷嘴9,雾化喷淋管8之间的雾化喷淋层3内壁上环设有若干截面为三角形的丁基橡胶材质防烟气逃逸环10。
本实施例的烟气超低排放脱硫塔的烟气均布导流板使烟气更趋与均布,便于与喷淋层浆液的均匀混合接触,增强气液接触,强化传质机理,降低液气比;高性能双边雾化喷嘴提高脱硫效率,强化吸收效果;防烟气逃逸环,可防止烟气逃逸,保证烟气中SO2得到有效吸收,使烟气中SO2浓度达到预设值的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致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致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4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