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余量可调的齿轮钻孔定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3540.8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6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152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余量 可调 齿轮 钻孔 定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加工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活动余量可调的齿轮钻孔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齿轮是传递机械器件,齿轮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的齿间设有作为油孔的小孔,可以从该小孔加入润滑油以润滑齿轮及其连接轴。
现有技术中,钻润滑齿轮的油孔时,靠人工肉眼观察齿轮,对油孔进行定位,授权公告号为CN104070413B,名称为“齿轮钻孔工装”的专利中提出在给齿轮钻孔过程中,利用定位顶针穿过定位转盘,定位顶针内的齿轮定位针再穿过轮齿间的齿槽,定位齿轮进行钻孔,齿轮定位针与齿槽间有空隙,保持松动状态以使钻孔时,齿轮有活动余量来达到自动纠偏。但是这种装置存在的问题是:1.针对不同的齿轮,轮齿间隙和轮齿形状不一样,齿槽宽度也不一样,活动余量就不一样,当齿槽过大时,会导致活动余量过大,过大的活动余量会加大钻孔偏差,甚至造成钻孔钻偏而损坏齿轮;当齿槽过小时,会导致活动余量过小,达不到纠偏的目的;2.当需要不同大小的定位针时,只能重新更换,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活动余量可调的齿轮钻孔定位工装,以解决给不同齿轮钻孔时,不同齿轮的齿槽大小不一样,固定的定位顶针在活动余量不一样的情况下而造成纠偏失效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活动余量可调的齿轮钻孔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和通过固定轴贯穿连接在底座上可转动的定位转盘,底座位于固定轴上端设有贯穿底座的套筒,套筒内为第二通孔,定位转盘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正对,第一通孔的出口端设有第一挡块,还包括可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余量调节机构,余量调节机构包括定位内杆和套在定位内杆表面的定位外杆,定位内杆和定位外杆位于第二通孔内的端部均设有轴肩,定位外杆位于第二通孔外部的端部固设有旋套。
本方案的原理是:先推动定位内杆将定位外杆抵出到第一通孔中,将定位转盘固定住,再把齿轮固定在定位转盘上,继续推动定位内杆,当齿槽较宽时,通过定位内杆推出定位外杆,让定位外杆位于齿槽间;当齿槽较窄时,定位外杆上的轴肩卡在第一挡块处,推出定位内杆时定位内杆位于齿槽间,以保证齿轮钻孔过程中有合适的活动余量,让活动余量纠正钻孔的偏差。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推动定位内杆,针对不同宽度的齿槽推出定位内杆或定位外杆,以保证定位外杆和定位内杆与齿槽间合适的钻孔余量,防止齿槽与定位外杆间隙不合适,造成钻孔时偏离正常位置损坏齿轮,提高钻孔准确度;2.调整时无需更换定位杆,直接旋拧即可完成调节,使用方便。
进一步,套筒与定位内杆套接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定位外杆位于第二通孔外部的端部上设有外螺纹。
当推动定位内杆到外螺纹时,定位外杆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上,保证了定位内杆和定位外杆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定位外杆为中空筒状。
中空筒状方便定位外杆套在定位内杆上,保证了定位内杆与定位外杆相对运动的空间。
进一步,定位外杆位于第一通孔内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挡块。
当需要定位外杆时,定位内杆上的轴肩抵住第二挡块,保证能推动处定位外杆。
进一步,第一挡块固设有压簧。
当需要定位内杆时,定位外杆上的轴肩抵住压簧不继续伸出第一通孔,使定位内杆伸出第一通孔,而当需要定位外杆时,继续推动定位内杆,由于定位内杆上的轴肩会抵住第二挡块,定位内杆不会继续伸出,定位外杆上的轴肩会压缩压簧,使定位外杆继续伸出第一通孔,压缩压簧时,定位内杆与套筒螺纹连接,定位内杆不会由于压簧的弹力而后退,定位内杆和定位外杆的调节更准确和稳定。
进一步,定位内杆和定位外杆位于第一通孔内的端部为光滑球面。
光滑球面的端部可以在定位内杆和定位外杆与齿轮接触时,不在齿轮上留下划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余量调节机构与套筒连接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旋套1、余量调节机构2、压簧3、定位转盘4、固定轴5、底座6、定位内杆21、定位外杆22、轴肩23、第一通孔41、第一挡块42、第二挡块43、套筒61、第二通孔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3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