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云网络的水下虚拟现实体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3435.4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0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樊继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科国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法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B63C9/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水下 虚拟现实 体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云网络的水下虚拟现实体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期望通过各种方式来更好的体验大自然,潜水既是其中一种。然而,大部分潜水胜地都是远离城市的海岛等地,对于大部分人而已,如果要体验潜水,则需要长途奔波到旅游景点才能实现,而现有的潜水景点众多,如果要逐一体验这些不同景点的不同潜水景象,则需要到不同的地点进行潜水,这明显成本高昂,不利于大众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云网络的水下虚拟现实体验系统,以在同一个地方模拟出不同旅游景点的多种水下场景,让人在虚拟现实中低成本地体验不同景点的不同潜水景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基于云网络的水下虚拟现实体验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头部防护装置和与云端连接的主服务器,所述头部防护装置包括虚拟现实装置、主控制装置,所述虚拟现实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定位模块和陀螺仪模块,所述主服务器从云端获取影像信息并传送至主控制装置,所述主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影像信息、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号和陀螺仪模块的陀螺仪信号来调整显示模块的显示内容。
其中,每个头部防护装置对应设置有一个岸上处理器,所述岸上处理器从主服务器获取相应的影像信息并传送至主控制装置,主控制装置根据影像信息来生成用于虚拟现实装置的显示数据。
其中,所述头部防护装置还包括呼救按钮,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呼救按钮被触发时经通讯端口向岸上处理器发出求救信号。
其中,所述头部防护装置经连接线缆连接岸上处理器,所述连接线缆括外缆和设置于外缆内腔中的内缆,所述外缆是强度足以承载体验者的牵引线缆,内缆包括通信线缆,所述通信线缆的一端连接所述通信端口,另一端连接岸上处理器。
其中,所述内缆还包括供氧管道,所述供氧管道的前端连接至头部潜水装置的供氧口。
其中,所述通信线缆内部中空以形成所述供氧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主服务器从云端选取影像信息,并将影像信息传送至头部防护装置的主控制装置,然后主控制装置根据影像信息、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信号和陀螺仪模块的陀螺仪信号来调整显示模块的显示内容,从而在同一个地方模拟出不同旅游景点的多种水下场景,让人在虚拟现实中低成本地体验不同景点的不同潜水景象。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云网络的水下虚拟现实体验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头部防护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头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线缆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云端、 2——主服务器、3——岸上处理器、4——头部防护装置、41——主控制装置、42——定位模块、43——陀螺仪模块、44——显示模块、45——通讯接口、46——水深检测装置、47——呼救按钮、48——耳骨耳机、5——心律监测装置、61——供氧管道、62——通信线缆、63——牵引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科国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法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科国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法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3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