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摄像头装饰件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2481.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彭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F16M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装饰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头装饰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齐全。摄影作为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之一,也成为了移动终端的重要功能之一。
为增强视觉效果,摄像头装饰件也随着摄像头一起进入通讯设备领域。目前,摄像头装饰件的固定方式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在摄像头装饰件的周边设置若干个开设有定位孔的支臂,通过在电池盖或者主板下盖对应位置设置定位柱来实现摄像头装饰件的固定。第二种是将摄像头装饰件本体放置在电池盖或主板下盖对应设置的开孔中,使装饰件主体的边缘部分与电池盖或主板下盖接触,通过点胶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但是上述两种固定方式具有以下不足:一、长时间使用或受力过大均会造成这两种结构的损坏,因此经常会出现摄像头装饰件脱落的现象;二、由于摄像头装饰件和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尺寸链长,摄像头的固定存在不稳定因素,易发生偏位;三、摄像头装饰件的固定方式会占用较大的整机空间,不利于整机的轻薄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头装饰件及移动终端,使得摄像头装饰件的固定更加地牢固,且节约了空间,从而实现了整机的轻薄化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头装饰件,该摄像头装饰件包含装饰件本体、定位圈以及定位骨;其中,定位圈用于固定摄像头镜片;定位骨用于固定摄像头;定位圈和定位骨分别固定设置于装饰件本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装饰件本体上开设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定位圈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且第一定位孔的内径小于定位圈的内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含电池盖、第一壳体、摄像头镜片、摄像头以及如上所述的摄像头装饰件,其中,摄像头镜片固定安装于定位圈中;电池盖上开设用于套设定位圈的安装孔;摄像头固定于定位骨与装饰件本体形成的定位槽内;第一壳体上设置用于夹紧定位骨的限位件,限位件与定位骨的侧壁抵持。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摄像头装饰件上设置定位骨,使得壳体、电池盖可以同时对摄像头装饰件施加夹持力,避免了在摄像头装饰件上设置定位孔,使得摄像头装饰件的固定更加地牢固,且节约了空间,从而实现了整机的轻薄化设计。
另外,定位骨均匀设置于装饰件本体的周边,增强了壳体与摄像头装饰件的固定强度。
另外,装饰件本体、定位圈以及定位骨一体成型,以使装饰件本体、定位圈以及定位骨的连接更牢固,且降低了加工成本。
另外,摄像头与装饰件本体通过背胶连接。
另外,移动终端还包括与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壳体。
另外,第一壳体为前壳或后壳。
另外,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摄像头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摄像头装饰件的装配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摄像头装饰件,如图1所示,该摄像头装饰件包含装饰件本体1、定位圈2以及定位骨3;其中,定位圈2用于固定摄像头镜片;定位骨3用于固定摄像头;定位圈2和定位骨3分别固定设置于装饰件本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装饰件本体1上开设第一定位孔1-1,第一定位孔1-1与定位圈2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且第一定位孔1-1的内径小于定位圈2的内径。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骨3均匀设置于装饰件本体1的周边。这样壳体就可以对装饰件本体1的四周均施以夹持力,增大了壳体对装饰件本体1的夹持力,从而提高了壳体与装饰件本体1的固定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2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和前罩板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巴车车门门皮加强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