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1664.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8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栾川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8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专用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随着变电站保护设备的增多,使得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大,从而导致继电保护试验工作量也随之增大,目前,变电站保护设备试验基本还依赖于普通试验连接线,其缺点在于:1、由于设 置于屏柜门(或柜体)内的保护设备通常与屏柜门(或柜体)之间的空间非常狭窄,不便于试验,容易误碰从而导致短路事故发生 ;2、无法在试验现场试验与保护设备进行灵活匹配,如 果在继电保护试验中长期使用不匹配的普通试验连接线,则将破坏了保护设备的结构,降低了保护设备使用寿命,甚至于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3、在继电保护试验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费时费力 ;4、由于普通试验连接线与保护设备接触的两个连接头处均为金属导体,在试验接线时,容易误将前述的两个连接头插入与保护设备连接的上下端子中,从而使得普通试验连接线与保护设备之间形成短路,烧坏保护设备,并进一步的危及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杆体上设置固定头,杆体内设置动力齿轮组,固定头内设置挤压齿轮组,动力齿轮组上设置搅棒,以此来达到简便、快速接线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包括杆体、固定头、挤压齿轮组、动力齿轮组和搅棒,在杆体上设有固定头,固定头的上端设有卡头,固定头的侧面设有通孔,固定头的内部设有挤压齿轮组,所述挤压齿轮组由第一挤压齿轮和第二挤压齿轮构成,第一挤压齿轮和第二挤压齿轮成上下对应卡合设置,挤压齿轮组通过连接棒固定连接在固定头的内侧面上,杆体的内部设有动力齿轮组,动力齿轮组通过连接棒固定连接在杆体的内侧面上,杆体下部的一侧设有开口,动力齿轮组上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动力齿轮组上,连接轴的另一端通过杆体的开口伸出杆体外并连接有搅棒。
所述杆体为圆柱型的空心结构,杆体由硬质、抗压、绝缘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固定头为长方型或棱柱型的空心结构,卡头设在固定头的上端,卡头之间形成U型的卡槽,固定头的两个对应的侧面壁上分别设有通孔,两个通孔成平行对应设置,固定头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挤压齿轮组由第一挤压齿轮和第二挤压齿轮构成,第一挤压齿轮和第二挤压齿轮成上下对应卡合设置。
所述动力齿轮组由多个动力齿轮构成,每个动力齿轮以次成上下对应卡合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包括杆体、固定头、齿轮组和搅棒,通过在杆体上设置固定头,杆体内设置动力齿轮组,固定头内设置挤压齿轮组,动力齿轮组上设置搅棒,以此来达到简便、快速接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省时省力且绝缘性能高,并可灵活匹配不同的保护设备, 避免了保护设备的破坏及安全隐患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齿轮组和挤压齿轮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头;2、导线;3、杆体;4、连接轴;5、搅棒;6、第一挤压齿轮;7、第二挤压齿轮;8、动力齿轮组;9、卡头;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栾川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河南栾川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1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转振荡缓冲装置
- 下一篇:110KV电缆中间接头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