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卧式离心泵内置降温式轴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1181.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0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巫进;邱勇;田泽浩;纪伟;姜大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华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046;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离心泵 内置 降温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座,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内置轴承座,特别是一种船用卧式离心泵内置降温式轴承座。
背景技术
卧式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通用型泵产品,其市场保有量很大。卧式离心泵由轴承座支承泵轴,泵轴借助联轴器直联动力机械,此种常规传动结构十分简单,在陆地上运行很可靠。可是,应用到船舶上的卧式离心泵仍然沿用现有技术的轴承座,则使用寿命极短,究其原因是船用卧式离心泵安置在船舱中,空间相对狭窄,环境温度高,再加上自身散热条件差,持续运行易产生高温。轴承座升温一方面促成内置润滑油变稀,甚至汽化,另一方面加速密封件老化,从而造成内置的润滑油泄漏。润滑油流失结果是配套的轴承失去润滑条件而损坏,泵不能运行,对于船舶这种浮动的载体,航行中出现此类问题很难及时得到维修,由此影响配套船舶的正常航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轴承座降温条件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制作容易,降温效果明显的船用卧式离心泵内置降温式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船用卧式离心泵内置降温式轴承座,它包括前轴承孔、储油腔、回油槽、内水道、后轴承孔和肋片。所述前轴承孔和后轴承孔同轴相间排列,两只轴承孔底边分别设有轴向回油槽,在前轴承孔与后轴承孔之间设有向下凹入的储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孔和储油腔的结合段底部外壁上设1~3道与水平线相平行且长度方向与轴线垂直的内水道,内水道两端面分别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相邻内水道借助外接管道形成串通的内水冷结构。所述前轴承孔和储油腔上部外壁由均布且径向伸出的肋片组成散热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肋片等长,并排的肋片顺两轴承孔轴线方向安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肋片等长,并排的肋片设在后轴承孔和储油腔上部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在轴承座上增设肋片和内水道结构很简单,不增加制造难度,易实现配套;
2、轴承座外壁上均布的肋片显著增加轴承座散热面积,再加上内置相互串通的内水道构成内水冷结构,轴承座在双重降温结构作用下,降温效果显著且持久,使得内置润滑油在正常温度条件下润滑轴承,由此大大提升配套泵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图中双点划线为外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船用卧式离心泵内置降温式轴承座,它包括前轴承孔1、储油腔2、回油槽3、内水道4、后轴承孔5和肋片6。所述前轴承孔1和后轴承孔5是轴承座的主体结构,两只轴承孔同轴相间排列。为了便于内置润滑油流动,本实用新型在两只轴承孔底边最低位置处分别设有轴向回油槽3。另外,在前轴承孔1与后轴承孔5之间设有储油腔2,储油腔2向下凹入既便于多蓄一点润滑油,也便于润滑油回流。为了改善轴承座的冷却条件,在后轴承孔5和储油腔2的结合段底部外壁上按需设置一定数量的内水道4,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共设3道与水平线相平行且长度方向与轴线相垂直的内水道4。内水道4两端面分别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相邻内水道4之间不直接相通,而且借助外接管道形成串通的内水冷结构。图3中的双点划线为外接管道,配套泵运转时因出口与进口之间存在压力差,外接管道从配套泵的出口引出水源作为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沿内水道4顺序折返流动而实现热交换,然后再从另一段外接管道回流到配套泵的进口。此过程靠内水冷结构实现的降温具有强制性。为了进一步强化降温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前轴承孔1和储油腔2上部外壁均布径向伸出的肋片6,外置的一族肋片显著增加轴承座的表面积,即增加散热面积,有利于热量自由散发面得到有效降温。本实施例中应用的肋片6如图1和图2所示,等长的肋片6并排顺两轴承孔轴线方向安置。
本实用新型在轴承座上设有双重降温结构,配套泵运转时轴承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热交换掉,从而实现降温目的。正常温度条件下,轴承座内置润滑油性质不变,具有良好的润滑功能,确保配套泵的轴承正常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华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华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1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轴流风机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风扇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