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筋修复型CFG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00668.9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6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于方;薛炜;古伟斌;张文超;曹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 地址: | 51065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cfg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地基技术,涉及对CFG桩断桩缺陷部位的修补加固。
背景技术
CFG桩是英文Cement Fly-ash Gravel的缩写,意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可变强度桩。近年来,CFG桩已大量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工程应用中大多先进行CFG桩的施工,然后才进行基坑开挖。由于CFG桩不配置钢筋,属于脆性桩, 抗弯性能很差,在开挖与截桩时,往往造成断桩的现象,影响地基的承载力与均匀性。对于断桩的处理,补桩和接桩的方法能较好的处理问题,但是工程量大,造价高,工期长,现应用已较少,而常规注浆的方法又无法增强断桩处的抗剪性能,耐久性也无相关的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插筋修复型CFG桩,该方案可较好的完成对断桩处的处理,延长CFG桩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插筋修复型CFG桩,包括桩本体,所述桩本体内部设置有钻孔,所述钻孔内部设置有钢筋,所述钢筋与所述钻孔之间填充有浆体层,所述浆体层内部填充有瓜米石。
优选的,所述浆体层由硅酸盐水泥和水制成。
优选的,硅酸盐水泥和水的比为0.45:1。
优选的,所述钢筋的直径为20mm,长度2m。
优选的,所述钻孔的深度为桩本体的缺陷位置下方1m。
优选的,所述钻孔的孔径为9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桩本体钻孔,并在孔内置入钢筋,在钢筋与所述钻孔之间填充有浆体层,所述浆体层内部填充有瓜米石,增加了断桩处抗弯抗剪能力,提高了断桩的整体性和力的传递;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操作简单,场地适应性强,浆液在压力作用下渗透性强,能有效充填和加固裂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插筋修复型CFG桩,包括桩本体1,所述桩本体1内部设置有钻孔2,所述钻孔2内部设置有钢筋3,所述钢筋3与所述钻孔2之间填充有浆体层4,所述浆体层4内部填充有瓜米石。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所述浆体层4由硅酸盐水泥和水制成,硅酸盐水泥和水的比为0.45:1,所述钢筋3的直径为20mm,长度2m,所述钻孔2的深度为桩本体1的缺陷位置下方1m,所述钻孔2的孔径为96mm。
本实用新型在桩本体钻孔2,并在孔内置入钢筋3,在钢筋3与所述钻孔2 之间填充有浆体层4,所述浆体层4内部填充有瓜米石,增加了断桩处抗弯抗剪能力,提高了断桩的整体性和力的传递;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操作简单,场地适应性强,浆液在压力作用下渗透性强,能有效充填和加固裂缝。
本实用新型一种插筋修复型CFG桩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地质钻机在CFG桩桩中心位置钻孔,孔径为96mm,钻孔深度至缺陷位置以下1m处。
S2:采用高压水洗钻孔,洗钻孔完成后,放入直径20mm,长度2m的钢筋。
S3:在孔内下入注浆管,安装好管路系统,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比0.45:1,将配制好的浆液通过管路以一定的压力(约0.4MPa)灌入孔内直至孔口返出纯水泥浆,并稳压2~5min后,结束注浆。
S4:填灌瓜米石:瓜米石须清洗,并用浓水泥浆和拌,分批少量多次缓慢投入已注浆的钻孔内,在填灌过程中可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浇,使其填石骨料下沉和密实,以增强注浆体的强度。
下面以具体工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某工程拟建6栋20层住宅,均设置1层地下室,建筑总高度约68.2米。本工程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共1878根,桩长20m,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25,桩径为500mm,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80kpa。CFG桩施工完成后开挖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已发现存在断桩的现象。后经低应变检测,发现有152根桩存在断裂的情况。
对断桩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地质钻机在断桩中心位置钻孔,孔径为96mm,钻孔深度至缺陷位置以下1m处;高压水洗孔后,放入直径 20mm,长度2m的钢筋;在孔内下注浆管,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比采用0.45:1,对孔内进行注浆,达到注浆结束标准后,向孔内投入一定量的瓜米石,以增强注浆体的强度。
断桩处理完成后,选取了10个断桩位置进行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承载力特征值均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06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道控制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安全接入认证设备





